本实用新型属于滑板车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及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目前儿童少年比较喜欢的代步工具或玩具,儿童常骑滑板车可锻炼身体的灵活性,提高反应速度,增加运动量,加强机体抵抗能力。
如专利号为201921109791.6,该专利名为滑板车座椅折叠结构,通过所述转动轴与座椅连接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限位组件设置于座椅连接部上并对座位部的转动进行限位,可以作为学步车,也可以作为滑板车。
虽然该专利能通过座椅的折叠,使滑板车可以作为学步车,也可以作为滑板车,但是还是存在控制折叠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及滑板车,通过在底座的按钮套上开设放置槽,并将按钮的延伸部放置在放置槽上,且按钮上开设了引导孔,并设置了引导架,解决了控制折叠的结构复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包括座椅,杆体,
连接件,座椅通过连接件与杆体连接;
按钮,其设置在座椅内;
折叠限制机构,折叠限制机构用于控制座椅的折叠;
所述折叠限制机构包括转动件,引导架,按钮,所述转动件两端分部连接座椅与连接件,且转动件与连接件固定连接,用于防止转动件自转;
所述座椅内部靠近连接件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架;所述引导架两侧成型有引导部,且引导架设置在转动件上端,且引导架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侧与限位面二相抵靠;所述按钮上开设有引导孔,引导部穿设在引导孔内。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案还包括: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连接座椅与连接件,且转动件下端成型有限制板,限制板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一,且限位面一与连接件的内部相抵靠,转动件上端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二。
优选地,所述按钮底部向两侧成型有延伸部;所述引导孔开设在延伸部上。
优选地,所述座椅包括上座和下架,上座设置在下架上;所述上座在按钮处成型有按钮套,且按钮套的下端开设有两侧开设有放置槽。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放置在放置槽内,且引导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套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座椅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引导架与按钮之间。
优选地,所述上座上部成型有置物腔,置物腔上放置有坐垫。
一种滑板车,还包括车架、车扶手、高度调节结构、伸缩杆和车轮,所述杆体位于车架的前部,且车扶手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伸缩杆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调节伸缩杆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按下按钮,且因为按钮上开设的引导孔与引导架上的引导部相配合,能限制按钮的移动方向,从而使按钮上的延伸部能稳定的放置在放置槽内,进而限制座椅转动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座椅包括上座和下架,上座设置在下架上,在上座在按钮处成型有按钮套,且按钮套的下端开设有两侧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用于按钮的延伸部的放置,从而把座椅卡住,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因为座椅的不稳定而发生安全问题。
3.本实用新型通过延伸部放置在放置槽内,且引导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套的直径,能避免引导架上的引导部与按钮套产生干涉;所述座椅内部设置有弹簧,且弹簧设置在引导架与按钮之间,能让按钮复位,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的局部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按钮控制的结构简图;
图6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7是转动件与引导架配合安装的结构简图;
图8是按钮和车架分离状态的结构简图。
图中:1-座椅;11-按钮套;12-放置槽;2-连接件;3-按钮;31-延伸部;32-引导孔;4-转动件;41-限位面一;42-限位面二;5-引导架;51-引导部;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图1-3和图5-7,一种滑板车,包括车架、车扶手、高度调节结构、伸缩杆和车轮,所述杆体位于车架的前部,用于设置伸缩杆,且车扶手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调节伸缩杆,从而调节车扶手的高度,且座椅连接在杆体上,并在座椅上设置有用于可控制座椅折叠的折叠结构,其中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包括座椅1,杆体,
连接件2,座椅1通过连接件2与杆体连接;
按钮3,其设置在座椅1内;
折叠限制机构,折叠限制机构用于控制座椅的折叠;
所述折叠限制机构包括转动件4,引导架5,按钮3,所述转动件4连接座椅1与连接件2,且转动件4下端成型有限制板,限制板将转动件4稳定限制在连接件2内,且限制板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一41,限位面一41与连接件2的内部相抵靠,避免转动件4转动带动引导架5转动,转动件4上端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二42;所述座椅1内部靠近连接件2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架5;所述引导架5两侧成型有引导部51,且引导架5设置在转动件4上端,引导架5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侧与限位面二42相抵靠,从而限制了引导架5的转动;所述按钮3上开设有引导孔32,引导部51穿设在引导孔32内,限制了按钮3的移动方向。
在实际使用中,使用者通过按下按钮3,且因为按钮3上开设的引导孔32与引导架5上的引导部51相配合,能限制按钮3的移动方向,如图8,车架2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按钮3延伸部31的放置槽12,从而使按钮3上的延伸部31能稳定的放置在放置槽12内,使按钮3能稳定的限制座椅的转动,更好的达到控制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结合图6,所述按钮3底部向两侧成型有延伸部31;所述引导孔32开设在延伸部31上,引导孔32与引导架5上的引导部51配合,从而使按钮3能沿着引导部51移动。
结合图3-4,所述座椅1包括上座和下架,上座设置在下架上;所述上座在按钮3处成型有按钮套11,且按钮套11的下端开设有两侧开设有放置槽12,放置槽12用于按钮3的延伸部31的放置,从而把座椅1卡住,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时,因为座椅1的不稳定而发生安全问题。
结合图3-4和图6,所述延伸部31放置在放置槽12内,且引导架5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套11的直径,能避免引导架5上的引导部51与按钮套11产生干涉;所述座椅1内部设置有弹簧6,且弹簧6设置在引导架5与按钮3之间,能让按钮3复位,便于使用者使用。
结合图5-6,所述转动件4在座椅1内设置有螺母,螺母将引导架5固定在转动件4上,能让引导架5上的引导部51的位置固定,从而使按钮3的延伸部31稳定地放置在按钮套11的放置槽12上。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结合图1-3,所述上座上部成型有置物腔,置物腔上放置有坐垫,能让使用者在使用时更加舒适。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转动件4与连接件2为一体成型,能确保转动件4不会发生自转,影响到按钮3按压时,引导架5随转动件4的自转而转动,使按钮3的延伸部31无法稳定地放置在放置槽12上,导致座椅1无法达到稳定的状态。
实施例四: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其不同点在于:所述转动件4与连接件2的连接中设置了弹性垫圈,弹性垫圈能提供弹力,是转动件4与连接件2的连接更加稳定。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1.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包括座椅(1),杆体,
连接件(2),座椅(1)通过连接件(2)与杆体连接;
按钮(3),其设置在座椅(1)内;
折叠限制机构,折叠限制机构用于控制座椅的折叠;
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限制机构包括转动件(4),引导架(5),按钮(3),所述转动件(4)两端分部连接座椅(1)与连接件(2),且转动件(4)与连接件(2)固定连接,用于防止转动件(4)自转;
所述座椅(1)内部靠近连接件(2)一侧固定连接有引导架(5);所述引导架(5)两侧成型有引导部(51),且引导架(5)设置在转动件(4)上端,且引导架(5)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侧与限位面二(42)相抵靠;所述按钮(3)上开设有引导孔(32),引导部(51)穿设在引导孔(3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连接座椅(1)与连接件(2),且转动件(4)下端成型有限制板,限制板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一(41),且限位面一(41)与连接件(2)的内部相抵靠,转动件(4)上端两侧开设有限位面二(4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3)底部向两侧成型有延伸部(31);所述引导孔(32)开设在延伸部(3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包括上座和下架,上座设置在下架上;所述上座在按钮(3)处成型有按钮套(11),且按钮套(11)的下端开设有两侧开设有放置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31)放置在放置槽(12)内,且引导架(5)之间的距离大于按钮套(11)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1)内部设置有弹簧(6),且弹簧(6)设置在引导架(5)与按钮(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4)在座椅(1)内设置有螺母,螺母将引导架(5)固定在转动件(4)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上部成型有置物腔,置物腔上放置有坐垫。
9.一种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滑板车座椅的折叠结构;还包括车架、车扶手、高度调节结构、伸缩杆和车轮,所述杆体位于车架的前部,且车扶手设置在伸缩杆的上端,伸缩杆通过高度调节结构调节伸缩杆的高度。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