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肢体抬高器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抬高器。



背景技术:

肢体肿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为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和病人痛苦,抬高肢体是治疗中时常采用的护理方法之一,且根据治疗要求,需要将肢体抬高10cm~30cm或抬高角度大于30°。

现有的护理过程中,患者将肢体放置在气枕上,因为肢体肿胀患者的活动度高,将肢体放置在气枕上存在以下缺点:1、气枕的高度是无法调节;2、气枕多体积大占据了病床的一部分面积,给患者带来不便;3、无法跟随肢体的移动而随时移动,使患者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而处于不舒适状态,不利于康复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跟随肢体移动而即时移动且高度可调节的肢体抬高器。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所述肢体进入、两端具有开口的筒套,在所述筒套的底部设有柔性夹层腔,在所述柔性夹层腔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设有开关,所述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筒套为透明软性筒套。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柔性夹层腔为柔性防水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柔性夹层腔的一侧边与所述筒套的一侧边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筒套的侧边底部和所述柔性夹层腔侧边顶部的弹性连接带,在所述弹性连接带上设有数显角度测量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弹性连接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数显角度测量仪的透明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筒套的侧边上设有高度刻度。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柔性夹层腔的一端设有插口;在所述插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口的拉链、魔术贴或按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开口为袖套式结构,在所述袖套式结构的顶端设有松紧调节扎口。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气囊表面设置有与肢体形状吻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夹层腔的高度随着气囊高度变化而变化,采用气囊调节肢体的抬高高度,夹层腔在气囊的作用下向上,夹层腔顶部和筒套之间的空间减少对病人的肢体起到加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肢体肿胀,筒套套设在肢体上使得抬高器可以跟随病人的肢体移动而即时移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二、设置有测量肢体抬高角度或高度的装置,便于观察病人肢体的抬高角度或高度,方便调节高度。

三、筒套采用透明软性材质,夹层腔采用柔性防水材质,方便观察病人肢体情况,柔性防水材质便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肢体抬高器的侧视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肢体抬高器的俯视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肢体抬高器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筒套,2:柔性夹层腔,3:气囊,4:气管,5:充气装置,6:间隙,7:弹性连接带,8:数显角度测量仪,9:透明袋。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至少”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如有术语“组装”、“相连”、“连接”术语应作广义去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相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的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下面结合说明书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所述肢体进入、两端具有开口的筒套1,在所述筒套1的底部设有柔性夹层腔2,在所述柔性夹层腔2内设有气囊3,所述气囊3连接有气管4,所述气管4上设有开关,所述气管4远离所述气囊3的一端连接有充气装置5。柔性夹层腔的高度随着气囊高度变化而变化,对气囊充气和放气改变气囊的高度从而调节肢体的抬高高度,夹层腔在气囊的作用下向上顶起,夹层腔顶部和筒套之间的空间减少对病人的肢体起到加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肢体肿胀,且筒套套设在肢体上可以跟随肢体的移动而移动,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体积小。

其中,在所述筒套上设有用于测量肢体抬高高度或角度的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筒套1上设有用于测量所述肢体抬高角度的数显角度测量仪8。所述柔性夹层腔2的一侧边与所述筒套1的一侧边之间设有间隔6,在所述间隔6内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筒套1的侧边底部和所述柔性夹层腔2侧边顶部的弹性连接带7,所述数显角度测量仪8固设在所述弹性连接带7上。所述数显角度测量仪与所述弹性连接带的接触面为测量面,在所述弹性连接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数显角度测量仪的透明袋。随着夹层腔的高度变化拉动弹性连接带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数显角度仪可以测量肢体抬高的角度。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筒套的侧边上设有高度刻度,方便观察气囊将肢体抬高的大概高度,便于调节肢体抬高高度;不限于本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柔性夹层腔2的一端设有插口。在所述插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口的拉链、魔术贴或按扣。设置插口方便将气囊放置于夹层腔内,设置拉链、魔术贴或按扣固定气囊与柔性夹层腔内。在其它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所述柔性夹层腔的底部和所述气囊的底部设有相互配合的粘结带,气囊通过粘结带粘结固定在柔性夹层腔内。

所述筒套1为透明软性件;所述柔性夹层腔2为柔性防水件。采用透明材质方便观察病人肢体情况,软性材质使得筒套可以变形贴合四肢,提高舒适度、方便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套1和所述柔性夹层腔2都为透明软性硅胶材质;还具有防水性能。对比布料材质而言,敷着药物的肢体进入筒套内不容易弄脏筒套和柔性夹层腔,方便清洁,在实际使用过程时,可在柔性夹层腔上铺设一医用检查垫后将肢体放置在医用检查垫上,有利于保持肢体抬高器的干净清洁。

所述开口为袖套式结构,在所述袖套式结构的顶端设有松紧调节扎口。松紧调节扎口用于将筒套固定在肢体上,方便抬高器跟随着肢体的移动而移动,患者可以活动四肢,不必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当然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可以采用松紧带或魔术贴等方式进行收缩。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筒套的一端开口为进口、另一端开口为出口,所述进口宽于所述出口设置。

在所述气囊3的顶部设有和肢体形状吻合的凹槽。方便肢体放置在气囊上。

所述充气装置5为手捏充气球囊。

通过上述的结构和原理的描述,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项及其等同物限定之。具体实施方式中未阐述的部分均为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


技术特征:

1.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所述肢体进入、两端具有开口的筒套,在所述筒套的底部设有柔性夹层腔,在所述柔性夹层腔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设有开关,所述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套为透明软性筒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层腔为柔性防水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夹层腔的一侧边与所述筒套的一侧边之间设有间隔,所述间隔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筒套的侧边底部和所述柔性夹层腔侧边顶部的弹性连接带,在所述弹性连接带上设有数显角度测量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性连接带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数显角度测量仪的透明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套的侧边上设有高度刻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夹层腔的一端设有插口;在所述插口上设有用于封闭所述插口的拉链、魔术贴或按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袖套式结构,在所述袖套式结构的顶端设有松紧调节扎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囊表面设置有与肢体形状吻合的凹槽。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肢体抬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所述肢体进入、两端具有开口的筒套,在所述筒套的底部设有柔性夹层腔,在所述柔性夹层腔内设有气囊,所述气囊连接有气管,所述气管上设有开关,所述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夹层腔的高度随着气囊高度变化而变化,采用气囊调节肢体的抬高高度,夹层腔在气囊的作用下向上,夹层腔顶部和筒套之间的空间减少对病人的肢体起到加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肢体肿胀,筒套套设在肢体上使得抬高器可以跟随病人的肢体移动而即时移动,结构简单、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陈银崧;吴静文;田华琴;岑碧芝;谢燕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中医院;陈银崧;田华琴
技术研发日:2020.12.09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23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