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8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市排水是由城市排水系统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城市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3.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排水时会发现排水装置容易淤积堵塞,淤积在装置中的垃圾难以清理,会降低海绵城市的蓄水能力和吸水效率,尤其在雨天,由于大量雨水的冲击导致的堵塞问题难以及时有效的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具体方案如下:
5.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排水井和螺旋过滤机;所述排水井的内部被隔段分为左、右两个井筒,两个所述井筒的底部连通,每个井筒内均设有过滤桶,其中一个所述井筒的上方设有密封板;所述螺旋过滤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口、出口和排渣口,壳体内设有转杆,所述转杆由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转杆上设有螺旋推送叶,螺旋推送叶的表面均布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一连接至所述进口,所述排渣口顺接有集渣池,所述出口通过管道二连接至沉淀池的下方,沉淀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沉淀池的上部设有将水排出的管道三。
6.基于上述,所述沉淀池的底部设有泥槽,所述泥槽内设有泥位计,泥槽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渣池的泥管,所述泥管上设有泥泵。
7.基于上述,所述壳体内沿所述转杆的轴向设有第一喷管,所述第一喷管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头,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设有第二喷管,所述第二喷管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头,所述管道三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的支管,所述集水箱的底部设有为所述第一喷管、第二喷管供水的水管,所述水管上设有水泵。
8.基于上述,所述驱动电机、泥位计、泥泵以及水泵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
9.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0.1、本实用新型中,排水井设计有两个井筒,每个井筒内均设有过滤桶,其中一个井筒的上方设有密封板,此结构设计可对排入的雨水进行初次过滤,防止雨水中携带的树叶、垃圾等杂质堵塞排水系统,另外设有密封板的井筒可作为备用,防止其中一个井筒堵塞导致雨水溢流。
11.2、本实用新型中,螺旋过滤机的结构设计可对雨水进行二次过滤除杂,确保雨水
排放通畅。
12.3、本实用新型中,沉淀池的结构设计可及时将雨水中所携带的泥沙除去。
13.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壳体内设置第一喷管,第一喷管上设置喷头,沉淀池的顶部设置第二喷管,第二喷管上设置第二喷头,第一喷管、第二喷管内的水均由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入,此结构设计可对螺旋搅拌叶或过滤网进行及时冲洗,防止其出现堵塞。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水井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排水井;2.隔段;3.井筒;4.密封板;5.提手;6.过滤桶;7.吊耳;8.管道一;9.螺旋过滤机;10.壳体;11.进口;12.出口;13.排渣口;14.转杆;15.螺旋推送叶;16.驱动电机;17.集渣池;18.管道二;19.沉淀池;20.泥槽;21.泥管;22.泥泵;23.过滤网;24.管道三;25.集水箱;26.水管;27.水泵;28.第一喷管;29.第一喷头;30.第二喷管;31.第二喷头;32.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
18.如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排水井1和螺旋过滤机9;所述排水井1的内部被隔段2分为左、右两个井筒3,两个所述井筒3的底部连通,每个井筒3内均设有过滤桶6,其中一个所述井筒3的上方设有密封板4;所述螺旋过滤机9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有进口11、出口12和排渣口13,壳体10内设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由驱动电机16驱动其转动,转杆14上设有螺旋推送叶15,螺旋推送叶15的表面均布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水井1的底部通过管道一8连接至所述进口11,所述排渣口13顺接有集渣池17,所述出口12通过管道二18连接至沉淀池19的下方,沉淀池19的中部设有过滤网23,沉淀池19的上部设有将水排出的管道三24。
19.考虑到过滤桶6和螺旋过滤机9均不能对泥沙进行过滤,故在沉淀池19的底部设有泥槽20,在泥槽20内还设有泥位计,泥槽20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渣池17的泥管21,所述泥管21上设有泥泵22。
20.所述壳体10内沿所述转杆14的轴向设有第一喷管28,所述第一喷管28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头29,所述沉淀池19的顶部设有第二喷管30,所述第二喷管30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头31,所述管道三24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25的支管,所述集水箱25的底部设有为所述第一喷管28、第二喷管30供水的水管26,所述水管26上设有水泵27。
21.为便于对整个排水装置进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16、泥位计、泥泵22以及水泵27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32。
22.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雨水进入排水井1后被过滤桶6的作用下大杂被除去,初步除杂后的雨水进入螺旋过滤机9,在螺旋推送叶15的作用下进行二次除杂,雨水中的细小杂质被推入集渣池17,二次除杂后的雨水进入沉淀池19,被过滤网23三次过滤,雨水中的
泥沙沉淀至泥槽20,最终通过泥管21排入集渣池17,净化后的雨水从管道三24排出。
23.每工作一段时间控制器32启动水泵27对螺旋推送叶15以及过滤网23进行清洗,确保过滤效率。
24.当其中一个井筒3发生堵塞时,通过提手5将另一个井筒3上的密封板4提起,启用另一个井筒3进行下水,而后通过吊耳7将堵塞的过滤桶6吊出进行清理,清理后的过滤桶6放回原处,并盖上密封板4。
25.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井(1)和螺旋过滤机(9);所述排水井(1)的内部被隔段(2)分为左、右两个井筒(3),两个所述井筒(3)的底部连通,每个井筒(3)内均设有过滤桶(6),其中一个所述井筒(3)的上方设有密封板(4);所述螺旋过滤机(9)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上设有进口(11)、出口(12)和排渣口(13),壳体(10)内设有转杆(14),所述转杆(14)由驱动电机(16)驱动其转动,转杆(14)上设有螺旋推送叶(15),螺旋推送叶(15)的表面均布开设有通孔;所述排水井(1)的底部通过管道一(8)连接至所述进口(11),所述排渣口(13)顺接有集渣池(17),所述出口(12)通过管道二(18)连接至沉淀池(19)的下方,沉淀池(19)的中部设有过滤网(23),沉淀池(19)的上部设有将水排出的管道三(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9)的底部设有泥槽(20),所述泥槽(20)内设有泥位计,泥槽(20)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渣池(17)的泥管(21),所述泥管(21)上设有泥泵(2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内沿所述转杆(14)的轴向设有第一喷管(28),所述第一喷管(28)上设有多个第一喷头(29),所述沉淀池(19)的顶部设有第二喷管(30),所述第二喷管(30)上设有多个第二喷头(31),所述管道三(24)的底部设有延伸至集水箱(25)的支管,所述集水箱(25)的底部设有为所述第一喷管(28)、第二喷管(30)供水的水管(26),所述水管(26)上设有水泵(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6)、泥位计、泥泵(22)以及水泵(27)均电性连接至控制器(3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包括排水井和螺旋过滤机;排水井的内部被隔段分为左、右两个井筒,两个井筒的底部连通,每个井筒内均设有过滤桶,其中一个井筒的上方设有密封板;螺旋过滤机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口、出口和排渣口,壳体内设有转杆,转杆由驱动电机驱动其转动,转杆上设有螺旋推送叶,螺旋推送叶的表面均布开设有通孔;排水井的底部通过管道一连接至进口,排渣口顺接有集渣池,出口通过管道二连接至沉淀池的下方,沉淀池的中部设有过滤网,沉淀池的上部设有将水排出的管道三。本实用新型能够将雨水进行高效过滤排放,有效防止海绵城市的排水系统发生堵塞,实用性强。强。强。


技术研发人员:霍伟光 田鹏 杨艳柯 夏守华 马宽 杜斌 姚磊 李保顺 曹冬辉 孙林浩 李建勋 冯帅令 高超会 谢珂伟 丁子豪 师贺旗 潘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惠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30
技术公布日:2021/9/3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24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