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滤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高压真空板框压滤系统。
背景技术:
2.板式压滤机是广泛用于化工、制糖、制药、食品、选矿、污水处理等行业的一种液固体两相分离的设备。其主要型式有板框、厢式和由两者组合的。按滤液流出的方式可分为明流和暗流。按压紧方式可分为手动、液压和机械等等。无论是结构组成,还是压紧方式是否相同,它们的基本结构组成和主要工作原理大致相同:压滤机的各滤室由多组滤板构成;在输送泵的压力下,把一定含水率的滤浆送进各滤室,同时由滤室中的滤布将固体和液体分开,液体通过设置在滤板底部的漏管排出,而固体保留在滤室内形成含水率低的滤渣,当滤板分开时,含水份较少的滤渣从滤室落下。在压滤机在整个运行过程中是靠输送泵的压力来工作的,输送泵要不断地把滤浆压进滤室,才能把多余的水分压出来。但现阶段的压滤机体积较大,且压滤效果不理想,工作周期长,生产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高压真空板框压滤系统,具备占地面积小,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工作周期短,生产效率相当于传统隔膜压滤机的3
‑
4倍的优点,解决了现阶段的压滤机体积较大,且压滤效果不理想,工作周期长,生产效率较低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高压真空板框压滤系统,包括絮凝剂溶解槽、污泥液凝集槽、污泥脱水机和气液分离槽,所述絮凝剂溶解槽与污泥液凝集槽通过连接管连通,所述絮凝剂溶解槽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投药机,所述污泥液凝集槽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投药机,所述污泥液凝集槽与污泥脱水机之间通过高压泵连通,所述污泥脱水机的上下两端设有楔形滤网板框,所述污泥脱水机的顶端通过楔形滤网板框连接有储气罐,所述储气罐与空压机相连通,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底端通过楔形滤网板框与气液分离槽连通。
5.优选的,所述絮凝剂溶解槽和污泥液凝集槽之间通过精密泵连通;
6.优选的,所述污泥脱水机内部滤室的压力可靠真空泵、进料高压泵灵活调节;
7.优选的,所述污泥液凝集槽的一侧设有污泥液进料泵,且污泥液进料泵为可调压柱塞泵;
8.优选的,所述楔形滤网板框内设有聚丙烯滤板,且所述楔形滤网板框中聚丙烯滤板两侧安装有不锈钢楔形滤网。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楔形滤网板框,楔形滤网板框内设有聚丙烯滤板,且所述楔形滤网板框中聚丙烯滤板两侧安装有不锈钢楔形滤网,楔形滤网用先进的熔焊工艺加工而成,条缝筛面具有高的筛分功率,强的抗震抗压抗拉性能,滤网表面套有高强度滤布,起到对滤板和滤室高压状态的保护功能,且污泥脱水机的顶端设有储气罐和空压机,使二次压滤的状态在负压下进行,其压缩比大,受力直接,压力高,压
榨压力可达到5
‑
7mpa,从而达到缩短短工作周期的效果,生产效率相当于传统隔膜压滤机的3
‑
4倍。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滤网板框主视外观示意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滤网板框内部结构主视外观示意图;
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楔形滤网板框侧视外观示意图。
14.图中:1、第一投药机;2、絮凝剂溶解槽;3、污泥液凝集槽;4、第二投药机;5、污泥脱水机;6、储气罐;7、空压机;8、气液分离槽;9、楔形滤网板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8.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超高压真空板框压滤系统,包括絮凝剂溶解槽2、污泥液凝集槽3、污泥脱水机5和气液分离槽8,絮凝剂溶解槽2与污泥液凝集槽3通过连接管连通,先将絮凝剂配制好,采用计量泵打入污泥液凝集槽3进行调质,污泥液凝集槽3的容积为三立方米,污泥液凝集槽3的一侧设有污泥液进料泵,且污泥液进料泵为可调压柱塞泵,絮凝剂溶解槽2和污泥液凝集槽3之间通过精密泵连通,絮凝剂溶解槽2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投药机1,污泥液凝集槽3的一侧安装有第二投药机4。
19.污泥液凝集槽3与污泥脱水机5之间通过高压泵连通,采用可调压柱塞泵低压送泥泵p1向污泥脱水机5内送料,污泥进料入污泥脱水机5滤室至滤室充满,同时开启p2真空泵抽取脱水机滤室空气至气液分离槽8进行排气,同时滤液排出,滤室状态在负压状态下,滤液进行预脱水阶段,二次进料方式调整进料泵,柱塞泵p1压力至滤室,同时一部分污泥液回至回流至污泥液凝集槽,同时开启空压机7进气至滤室吹扫滤饼,物料通过滤板上的通道进入滤室,在进料泵超高压作用力下,清液透过滤布进入滤板上密布的圆点式滤面,再通过滤板上的通道进入出液口汇集后由出液口流出,而滤饼被截留在滤室中,直至滤饼充满滤室,
然后停止高压进料泵p2,松开压紧板,再将滤板一块一块地拉往压紧板方向卸掉框中的滤饼,再重新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污泥脱水机5的上下两端设有楔形滤网板框9,楔形滤网用先进的熔焊工艺加工而成,条缝筛面具有高的筛分功率,强的抗震抗压抗拉性能,滤网表面套有高强度滤布,起到对滤板和滤室高压状态的保护功能,楔形滤网板框9内设有聚丙烯滤板,且楔形滤网板框9中聚丙烯滤板两侧安装有不锈钢楔形滤网,污泥脱水机5的顶端通过楔形滤网板框9连接有储气罐6,储气罐6与空压机7相连通,使二次压滤的状态在负压下进行,其压缩比大,受力直接,压力高,压榨压力可达到5
‑
7mpa,从而达到缩短短工作周期的效果,生产效率相当于传统隔膜压滤机的3
‑
4倍,污泥脱水机5的底端通过楔形滤网板框9与气液分离槽8连通,絮凝剂溶解槽2、储气罐6和气液分离槽8的容积均为五百升。
20.工作原理:使用者在使用时,先将絮凝剂配制好,采用计量泵打入污泥液凝集槽3进行调质,采用可调压柱塞泵低压送泥泵p1向污泥脱水机5内送料,污泥进料入污泥脱水机5滤室至滤室充满,同时开启p2真空泵抽取脱水机滤室空气至气液分离槽8进行排气,同时滤液排出,滤室状态在负压状态下,滤液进行预脱水阶段,二次进料方式调整进料泵,柱塞泵p1压力至滤室,同时一部分污泥液回至回流至污泥液凝集槽,同时开启空压机7进气至滤室吹扫滤饼,物料通过滤板上的通道进入滤室,在进料泵超高压作用力下,清液透过滤布进入滤板上密布的圆点式滤面,再通过滤板上的通道进入出液口汇集后由出液口流出,而滤饼被截留在滤室中,直至滤饼充满滤室,然后停止高压进料泵p2,松开压紧板,再将滤板一块一块地拉往压紧板方向卸掉框中的滤饼,再重新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污泥脱水机5的上下两端设有楔形滤网板框9,楔形滤网用先进的熔焊工艺加工而成,条缝筛面具有高的筛分功率,强的抗震抗压抗拉性能,滤网表面套有高强度滤布,起到对滤板和滤室高压状态的保护功能。
2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