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2



1.本申请涉及泡豆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


背景技术:

2.腐乳是一种将豆腐利用霉菌发酵﹑腌制即经二次加工的豆制食品;豆腐的加工需要对黄豆进行泡发;大豆泡发的质量影响了大豆蛋白质的利用率,从而影响后续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3.授权公告号为cn20356363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改进的泡豆装置,包括进料装置、泡豆槽、输送段和沥水段,将黄豆通过进料装置加入到泡豆槽中进行浸泡,经过浸泡后的黄豆经过输送段进入到沥水段沥干水分。
4.针对上述相关技术方案,发明人发现:将黄豆加入到泡豆槽之前还需要工人对黄豆进行专门的清洗,进而增加了黄豆泡发的工作量并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在黄豆泡发之前实现代替人力对黄豆进行清洗,进而减少黄豆泡发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包括泡豆缸以及开口向上的用于放置黄豆的储豆桶;泡豆缸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洗豆缸;第一洗豆缸上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一洗豆缸晃动的驱动件;第一洗豆缸的一侧设置有分别用于带动储豆桶水平运动和上下运动的水平驱动组件和竖直驱动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待清洗泡发的黄豆加入到储豆桶中, 竖直驱动组件带动储豆桶运动至第一洗豆缸内部,驱动件带动第一洗豆缸晃动,第一洗豆缸内部的水也随之翻滚,翻滚中的水搅动第一洗豆缸中的黄豆进而对黄豆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竖直驱动组件带动储豆桶向上运动直至储豆桶位于第一洗豆缸上方,水平驱动组件进而带动储豆桶向靠近泡豆缸的方向移动直至运动至泡豆缸上方;此时竖直驱动组件带动储豆桶进入到泡豆缸内部以使黄豆在泡豆缸内部进行泡发;这样,在黄豆泡发之前实现代替人力对黄豆进行清洗,进而减少黄豆泡发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
9.优选的,储豆桶的底部和周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滤水孔,滤水孔直径小于黄豆直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黄豆清洗时,黄豆中的杂质能够通过滤水孔从储豆桶中溢出;当黄豆在第一洗豆缸中清洗完成后,储豆桶在竖直驱动组件的带动下从第一洗豆缸中移出,滤水孔能够将储豆桶中的污水沥出,进而减少污水进入到泡豆缸中即减少了黄豆的二次污染;此外,当黄豆在泡豆缸中泡发完成后,黄豆中夹杂的水分能够通过滤水孔从储豆桶中排出,进而实现对泡发黄豆进行沥干水分。
11.优选的,水平驱动组件包括轴线水平设置的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一丝杆上设置有能够在第一丝杆上水平移动至泡豆缸一侧的第一螺母;竖
直驱动组件设置在第一螺母上;储豆桶设置在竖直驱动组件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丝杆围绕自身定轴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母在第一丝杆上水平移动,第一螺母带动竖直驱动组件沿水平方向移动,竖直驱动组件进而带动第一螺母向靠近或远离泡豆缸移动。
13.优选的,竖直驱动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螺母上的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能够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二丝杆上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第二螺母;第二螺母靠近第一洗豆缸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储豆桶的放置架,放置架能够随着第二螺母向第一洗豆缸内部移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丝杆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二丝杆带动第二螺母沿竖直方向上下移动,第二螺母进而带动放置架上下移动,放置架带动储豆桶向第一洗豆缸内部或外部移动。
15.优选的,储豆桶为矩形结构;放置架包括设置在第二螺母上的保持杆;保持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竖直的连接杆;连接杆远离第二螺母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竖直的第一限位杆,储豆桶的宽度等于第一限位杆与连接杆之间的距离。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储豆桶放置在第一支撑杆上,第一支撑杆对储豆桶起到支撑作用;第一限位杆能够阻碍储豆桶沿第一支撑杆的延伸方向水平移动,进而降低了储豆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支撑杆上滑落的可能性。
17.优选的,第一支撑杆上水平设置有与第一支撑杆垂直的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均竖直设置有第二限位杆,两个第二限位杆之间的距离等于储豆桶的长度。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杆能够阻碍储豆桶沿垂直于第一支撑杆延伸方向水平移动,进而进一步降低了储豆桶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支撑杆上滑落的可能性。
19.优选的,第一洗豆缸与储豆桶之间设置有第二洗豆缸;第二洗豆缸与第一洗豆缸固定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豆经过在第一洗豆缸中的清洗后,黄豆中仍存在少量杂质,此时再将储豆桶放入到第二洗豆缸中,驱动件晃动第一洗豆缸的同时,第一洗豆缸带动第二洗豆缸晃动,进而实现对黄豆的第二次清洗,进一步减少黄豆中的杂质。
21.优选的,泡豆缸的外侧套设有保温板,保温板与泡豆缸之间设置有加热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豆泡发存在对温度的要求,即应使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左右,在此条件下的黄豆泡发效率较高;加热管对泡豆缸中的水进行加热保温,保温板能够减少泡豆缸中的热量散失。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了储豆桶、第一洗豆缸和第二洗豆缸,第一洗豆缸和第二洗豆缸在驱动件的驱动下晃动,在对黄豆进行泡发之前,第一洗豆缸和第二洗豆缸中翻滚的水对黄豆进行清洗;这样,在黄豆泡发之前实现代替人力对黄豆进行清洗,进而减少黄豆泡发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
25.2.通过设置了水平驱动组件和竖直驱动组件,使黄豆在被搬运的过程中更加方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黄豆清洗泡发过程中的劳动量,提高了效率;
26.3.通过设置了放置架,使储豆桶在水平或竖直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泡豆设备的整体结构图;
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泡豆设备在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0.图中,1、泡豆缸;2、储豆桶;21、滤水孔;3、第一洗豆缸;4、第二洗豆缸;5、水平驱动组件;51、第一丝杆;52、第一螺母;53、第一电机;54、第一导轨;6、竖直驱动组件;61、第二丝杆;62、第二螺母;63、第二电机;64、第二导轨;7、放置架;71、保持杆;72、连接杆;73、第一支撑杆;74、第一限位杆;75、第二支撑杆;76、第二限位杆;8、保温板;9、加热管;10、振动电机;11、排水管;12、阀门;13、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参照图1和图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腐乳生产用泡豆设备,包括用于放置黄豆的储豆桶2和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和泡豆缸1;第一洗豆缸3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带动储豆桶2沿竖直方向移动的竖直驱动组件6,即竖直驱动组件6能够带动储豆桶2向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或泡豆缸1内部移动;第一洗豆缸3的一侧还设置有用于带动竖直驱动组件6和储豆桶2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水平驱动组件5;第一洗豆缸3与第二洗豆缸4固定连接,泡豆缸1与第二洗豆缸4存在空隙;第一洗豆缸3远离第二洗豆缸4的一侧设置有能够带动第一洗豆缸3和第二洗豆缸4沿水平方向晃动的驱动件,驱动件采用固定在地面上的振动电机10,振动电机10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与第一洗豆缸3固定连接;第一洗豆缸3和第二洗豆缸4的下方设置有水平固定在地面上的导板13,第一洗豆缸3和第二洗豆缸4均与导板13滑动连接。
33.参照图1和图2,将待清洗泡发的黄豆放入储豆桶2中,竖直驱动组件6带动储豆桶2向第一洗豆缸3内部移动直至第一洗豆缸3内部的水完全浸没储豆桶2;此时启动振动电机10,振动电机10带动第一洗豆缸3在导板13上水平晃动,第一洗豆缸3中的水也随之在第一洗豆缸3中翻滚,翻滚的水进而搅动储豆桶2中的黄豆以对黄豆进行一次清洗;竖直驱动组件6接着带动储豆桶2从第一洗豆缸3中移出并到达第一洗豆缸3上方;在水平驱动组件5的作用下,竖直驱动组件6和储豆桶2运动至第二洗豆缸4的一侧,竖直驱动组件6和振动电机10重复前述操作以实现黄豆在第二洗豆缸4中的二次清洗;水平驱动组件5带动和竖直驱动组件6和储豆桶2移动至泡豆缸1的一侧,竖直驱动组件6接着带动储豆桶2运动至泡豆缸1内部,黄豆在泡豆缸1内部完成泡发;这样,实现了对黄豆的两次清洗和泡发,在黄豆泡发之前实现代替人力对黄豆进行清洗,进而减少黄豆泡发的工作量并提高效率。
34.参照图1和图2,储豆桶2为开口向上的矩形结构且储豆桶2的底面和四个侧壁上均开设有多个滤水孔21,滤水孔21直径小于黄豆直径;这样,在对黄豆进行清洗的过程中,滤水孔21方便第一洗豆缸3或第二洗豆缸4中的水进入到储豆桶2中,继而提高清洗效率;此外,储豆桶2中的杂质能够通过滤水孔21从储豆桶2中排至第一洗豆缸3或第二洗豆缸4中,以实现杂质与黄豆的分离;进一步的,当储豆桶2被竖直驱动组件6移出第一洗豆缸3或第二
洗豆缸4时,储豆桶2中夹杂在黄豆之间的污水能够从储豆桶2中排出,进而减少污水进入到泡豆缸1中而导致对黄豆的二次污染;最后,当黄豆在泡豆缸1中泡发完成后,黄豆中夹杂的水分能够通过滤水孔21从储豆桶2中排出,进而实现对泡发黄豆进行沥干水分。
35.参照图1和图2,水平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第一洗豆缸3一侧的第一丝杆51,第一丝杆51的轴线水平设置且第一丝杆51向泡豆缸1的一侧延伸;第一丝杆51上设置有与之相适配的第一螺母52;第一螺母52下方设置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导轨54,第一导轨5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丝杆51的轴线方向相同,第一螺母52与第一导轨54滑动连接;第一丝杆51上设置有固定在第一导轨54一端的第一电机53,第一电机53的输出轴水平设置并与第一丝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竖直驱动组件6设置在第一螺母52上;第一电机53驱动第一丝杆5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一丝杆51带动第一螺母52在第一导轨54上水平移动,第一螺母52进而带动竖直驱动组件6以及设置在竖直驱动组件6上的储豆桶2在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和泡豆缸1的同侧水平移动。
36.参照图1和图2,竖直驱动组件6包括竖直设置在第一螺母52上表面上的第二导轨64,第二导轨64的顶部固定有第二电机63,第二电机63的输出轴竖直向下并向第二导轨64一侧延伸;第二电机63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第二丝杆61,第二丝杆61的下端与第一螺母52转动连接;第二丝杆61上设置有之相适配的第二螺母62,第二螺母62与第二导轨64滑动连接;第二螺母6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储豆桶2的放置架7;第二电机63驱动第二丝杆61围绕自身轴线定轴转动,第二丝杆61带动第二螺母62上下移动,第二螺母62带动放置架7以及放置在放置架7上的储豆桶2在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或泡豆缸1内部上下移动;进而使储豆桶2进入或移出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或泡豆缸1内部。
37.参照图2和图3,放置架7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二螺母62上的保持杆71,保持杆71的两端均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杆72,连接杆72的下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3,第一支撑杆73向远离第二导轨64的方向延伸并设置在第一洗豆缸3上方;第一支撑杆73远离连接杆72的一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第一限位杆74,第一限位杆74向上延伸且第一限位杆74与连接杆72的水平间距等于储豆桶2的宽度;第一支撑杆73的下表面固定有水平设置的第二支撑杆75,第二支撑杆75的两端均固定有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二支撑杆75,两个第二支撑杆75之间的水平间距等于储豆桶2的长度;将储豆桶2放置在第一支撑杆73上,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对储豆桶2起到支撑作用;第一限位杆74和第二限位杆76能够阻碍储豆桶2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沿水平方向掉落,进而使储豆桶2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在第一支撑杆73和第二支撑杆75上。
38.参照图1和图2,泡豆缸1的四周套设有保温板8,保温板8与泡豆缸1外壁之间设置有呈蛇形盘绕的加热管9;黄豆泡发存在对温度的要求,即应使温度保持在60摄氏度左右,在此条件下的黄豆泡发效率较高;加热管9对泡豆缸1中的水进行加热保温,保温板8能够减少泡豆缸1中的热量散失。
39.参照图1和图2,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和泡豆缸1上均设置有排水管11,三个排水管11分别与第一洗豆缸3、第二洗豆缸4和泡豆缸1内部连通;排水管11上设置有阀门12;当黄豆的一次清洗、二次清洗或泡发完成后,打开阀门12以使废水通过排水管11排出。
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
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30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