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3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枕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



背景技术:

在各大医院,重症患者一般均为长期卧床,且患者使用的枕体为常用枕头,当患者长时间的睡眠时,其头部后脑会长时间的处于受压状态,从而使得会导致血液循环降低,继而造成患者头部的不适以及压疮的形成,对于部分脑部手术的危重患者,时常需要对其头部非手术部位进行抬高,以使达到尽量腾空其头部手术部位创口而避免其头部手术部位创口受压引发炎症,现有的常规枕头则不具备使重症患者头枕舒适、避免压疮的形成及对其头部非手术部位进行抬高的功能,因此需要设计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包括枕皮,枕皮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枕套,枕皮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板,竖板侧面与枕皮内壁接触配合,枕皮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直的筒体,筒体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活塞,活塞与筒体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枕皮内壁对应筒体上下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支撑座,筒体顶面和底面均穿过竖杆,竖杆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座侧面和活塞侧面固定连接,筒体靠近竖板的侧面上部和下部与竖板之间均设置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的固定杆与筒体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的活动杆与竖板侧面固定连接,竖板侧面中部与对应的筒体侧面之间均设置气缸,气缸一端与竖板侧面固定连接,气缸另一端与对应的筒体侧面固定连接,气缸内部与对应的筒体内部通过气管密封连接并连通,上方的支撑座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设置多个矩形块,左右两侧的矩形块与对应的支撑座侧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块为一组,同一组中左侧的矩形块的右侧面开设滑槽,同一组中右侧的矩形块的左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滑块,第一滑块配合安装在相近的滑槽内,第一滑块只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第一滑块与对应的滑槽底面之间设置弹簧,弹簧上端与第一滑块底面固定连接,弹簧下端与滑槽底面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所述的筒体靠近枕体中部的侧面的上部均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左右两侧的矩形块靠近对应的筒体的一侧均固定安装第二滑块,第二滑块可在对应的导轨上滑动。

如上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所述的枕皮底面固定镶嵌支撑板,支撑板不可形变。

如上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所述的枕套为透气吸汗材质。

如上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所述的竖板相互远离的侧面所在的上部和下部边角均为圆角,竖板与枕皮接触的侧面均光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工作时,医护人员将装置水平放置在病床上,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摆放在护理枕的中部,由于患者头部的压力作用,矩形块侧面的第一滑块沿对应的滑槽向下移动,弹簧缩短,枕皮顶面中部向下凹陷,患者头部能够包裹在枕套侧面,增大患者头部与护理枕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头部的压强,增加患者头部的舒适性,同时由于矩形块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置变化无法横向移动,因此可以确保患者头部位置不会发生偏移,避免由于患者头部偏转而发生意外状况,当需要调节护理枕的高度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缩短,电动伸缩杆带动竖板相互靠拢,同时气缸压缩,气缸内的空气通过气管进入对应的筒体内,活塞推动竖杆向筒体两端移动,支撑座将枕皮撑开,枕皮横向长度变短且竖向高度变长,从而实现了对护理枕的高度调整的目的,当需要降低护理枕的高度时,只需控制电动伸缩杆伸长,此时竖板相互远离,筒体内的空气通过气管进入气缸内,同一个筒体内的两个活塞相互靠拢,支撑座将枕皮收拢,从而实现了护理枕的高度降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易操作,使用者只需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就能自动调节护理枕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腾空,避免患者创口位置受压,同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装置的内陷结构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头部移位,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如图所示,包括枕皮1,枕皮1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枕套2,枕皮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板3,竖板3侧面与枕皮1内壁接触配合,枕皮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直的筒体4,筒体4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活塞5,活塞5与筒体4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枕皮1内壁对应筒体4上下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支撑座6,筒体4顶面和底面均穿过竖杆7,竖杆7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座6侧面和活塞5侧面固定连接,筒体4靠近竖板3的侧面上部和下部与竖板3之间均设置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固定杆与筒体4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8的活动杆与竖板3侧面固定连接,竖板3侧面中部与对应的筒体4侧面之间均设置气缸9,气缸9一端与竖板3侧面固定连接,气缸9另一端与对应的筒体4侧面固定连接,气缸9内部与对应的筒体4内部通过气管10密封连接并连通,上方的支撑座6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设置多个矩形块11,左右两侧的矩形块11与对应的支撑座6侧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块11为一组,同一组中左侧的矩形块11的右侧面开设滑槽12,同一组中右侧的矩形块1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配合安装在相近的滑槽12内,第一滑块13只可在滑槽12内上下滑动,第一滑块13与对应的滑槽12底面之间设置弹簧14,弹簧14上端与第一滑块13底面固定连接,弹簧14下端与滑槽12底面固定连接。本装置工作时,医护人员将装置水平放置在病床上,然后将患者的头部摆放在护理枕的中部,由于患者头部的压力作用,矩形块11侧面的第一滑块13沿对应的滑槽12向下移动,弹簧14缩短,枕皮1顶面中部向下凹陷,患者头部能够包裹在枕套2侧面,增大患者头部与护理枕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头部的压强,增加患者头部的舒适性,同时由于矩形块11只能进行竖直方向的位置变化无法横向移动,因此可以确保患者头部位置不会发生偏移,避免由于患者头部偏转而发生意外状况,当需要调节护理枕的高度时,通过控制电动伸缩杆8缩短,电动伸缩杆8带动竖板3相互靠拢,同时气缸9压缩,气缸9内的空气通过气管10进入对应的筒体4内,活塞5推动竖杆7向筒体4两端移动,支撑座6将枕皮1撑开,枕皮1横向长度变短且竖向高度变长,从而实现了对护理枕的高度调整的目的,当需要降低护理枕的高度时,只需控制电动伸缩杆8伸长,此时竖板3相互远离,筒体4内的空气通过气管10进入气缸9内,同一个筒体4内的两个活塞5相互靠拢,支撑座6将枕皮1收拢,从而实现了护理枕的高度降低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易操作,使用者只需控制电动伸缩杆8的伸长和缩短就能自动调节护理枕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腾空,避免患者创口位置受压,同时方便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操作,装置的内陷结构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头部移位,提高装置的可靠性。

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筒体4靠近枕体中部的侧面的上部均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15,左右两侧的矩形块11靠近对应的筒体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可在对应的导轨15上滑动。该设计保证当矩形块11受压向下移动时,通过第二滑块16在对应的导轨15上向下移动,能够提高装置的稳定性,确保装置能够正常使用。

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枕皮1底面固定镶嵌支撑板17,支撑板17不可形变。该设计保证当患者的状况无法适应矩形块11的内陷结构时,通过将护理枕的上下方向调转,将患者头部枕在支撑板17上方,从而确保装置能够满足患者不同身体状况的使用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枕套2为透气吸汗材质。该设计保证当患者头部出汗时,枕套2能够将患者的汗液吸附,防止患者头部与枕套2接触部位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而产生皮肤疾病,确保患者头部始终处于健康的环境。

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竖板3相互远离的侧面所在的上部和下部边角均为圆角,竖板3与枕皮1接触的侧面均光滑。该设计保证当电动伸缩杆8伸长或缩短时,竖板3能够在枕皮1内表面顺畅的移动,从而实现对装置高度的调试,确保装置能够正常稳定的工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枕皮(1),枕皮(1)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枕套(2),枕皮(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板(3),竖板(3)侧面与枕皮(1)内壁接触配合,枕皮(1)内部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竖直的筒体(4),筒体(4)内部上下两端均安装活塞(5),活塞(5)与筒体(4)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枕皮(1)内壁对应筒体(4)上下两端处均固定安装支撑座(6),筒体(4)顶面和底面均穿过竖杆(7),竖杆(7)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支撑座(6)侧面和活塞(5)侧面固定连接,筒体(4)靠近竖板(3)的侧面上部和下部与竖板(3)之间均设置电动伸缩杆(8),电动伸缩杆(8)的固定杆与筒体(4)侧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8)的活动杆与竖板(3)侧面固定连接,竖板(3)侧面中部与对应的筒体(4)侧面之间均设置气缸(9),气缸(9)一端与竖板(3)侧面固定连接,气缸(9)另一端与对应的筒体(4)侧面固定连接,气缸(9)内部与对应的筒体(4)内部通过气管(10)密封连接并连通,上方的支撑座(6)相互靠近的侧面之间设置多个矩形块(11),左右两侧的矩形块(11)与对应的支撑座(6)侧面固定连接,每两个相邻的矩形块(11)为一组,同一组中左侧的矩形块(11)的右侧面开设滑槽(12),同一组中右侧的矩形块(11)的左侧面固定安装第一滑块(13),第一滑块(13)配合安装在相近的滑槽(12)内,第一滑块(13)只可在滑槽(12)内上下滑动,第一滑块(13)与对应的滑槽(12)底面之间设置弹簧(14),弹簧(14)上端与第一滑块(13)底面固定连接,弹簧(14)下端与滑槽(12)底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体(4)靠近枕体中部的侧面的上部均固定安装竖直的导轨(15),左右两侧的矩形块(11)靠近对应的筒体(4)的一侧均固定安装第二滑块(16),第二滑块(16)可在对应的导轨(15)上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皮(1)底面固定镶嵌支撑板(17),支撑板(17)不可形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套(2)为透气吸汗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板(3)相互远离的侧面所在的上部和下部边角均为圆角,竖板(3)与枕皮(1)接触的侧面均光滑。

技术总结
一个可以调试的重症监护室护理枕,包括枕皮,枕皮外侧面可拆卸连接枕套,枕皮内有竖板,枕皮内部有筒体,筒体内均有活塞,枕皮内壁有支撑座,筒体侧面上部和下部与竖板之间均有电动伸缩杆,竖板侧面中部与筒体侧面之间均有气缸,气缸内部与筒体内部通过气管密封连接,上方的支撑座有矩形块,左侧矩形块右侧面有滑槽,右侧矩形块左侧面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安装在滑槽内,第一滑块与滑槽底面之间有弹簧。本装置使用者只需控制电动伸缩杆的伸长和缩短就能自动调节护理枕的高度,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头部进行腾空,避免患者创口位置受压,装置的内陷结构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性,且能够避免患者头部移位。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0.22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3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