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9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防压床气垫保温毯。



背景技术:

压疮又称压力性损伤,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皮肤压力性损伤在康复治疗和护理中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压疮,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用来预防和减缓压疮而辅助使用的医疗护理床垫,即气垫床,适用于医院、敬老院及家庭病床使用。气垫床是由气泵充入一定的气体,通过调节充气和放气来达到缓解局部压力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但是由于气垫床的气体温度与室温一致,无法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调整,使用很不方便。

基于此,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温控气垫床,通过在气泵端口设置加热装置,对充入气垫床的气体进行加热,实现气垫床的温度调整。但由于气垫床柔软且弹性足,当使用者躺在气垫床上时气垫会与人体紧贴,而此时热气体充斥在气垫床内,会使得使用者产生较强烈的不适感,达不到理想的舒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能够在患者周围形成温和舒适的热风环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包括气垫本体、套毯本体、气源装置和热风装置,套毯本体包覆在气垫本体外部,于套毯本体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气孔;气源装置通过气管与气垫本体连接,向气垫本体内充入气体;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套毯本体连接,向套毯本体内充入加热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垫本体包括多个第一气垫单元和多个第二气垫单元,第一气垫单元和第二气垫单元并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一气垫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气源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垫单元连接;多个第二气垫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气源装置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二气垫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源装置运作时,气垫本体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当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第二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当第一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时,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毯本体包括与第一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和与第二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第一套毯单元和第二套毯单元并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一套毯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热风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套毯单元连接;多个第二套毯单元之间相互连通,热风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套毯单元连接;当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第二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时,热风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向第二套毯单元内充入加热气体;当第一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热风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向第一套毯单元内充入加热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套毯本体包括与第一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和与第二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第一套毯单元和第二套毯单元并列交替设置,且相互连通;当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第一套毯单元的气孔被第一气垫单元封堵;当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第二套毯单元的气孔被第二气垫单元封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热风装置连接于套毯本体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孔于套毯本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密集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气垫单元之间首尾交替连通;多个第二气垫单元之间首尾交替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气垫本体外套设套毯本体,通过气源装置向气垫本体内充气以进行承压,通过热风装置向套毯本体内充入加热气体,由于套毯本体上分布有若干气孔,加热气体从气孔中逸出,与患者柔和接触,在患者周围形成一个温暖的热风环境,使患者平躺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气垫本体,11-第一气垫单元,12-第二气垫单元,2-套毯本体,21-第一套毯单元,22-第二套毯单元,23-气孔,3-气源装置,4-气管,41-第一气管,42-第二气管,5-热风装置,6-连接管,61-第一连接管,62-第二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进行更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包括气垫本体1、套毯本体2、气源装置3和热风装置5,套毯本体2包覆在气垫本体1外部,于套毯本体2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气孔23;气源装置3通过气管4与气垫本体1连接,向气垫本体1内充入气体;热风装置5通过连接管6与套毯本体2连接,向套毯本体2内充入加热气体。通过气源装置3向气垫本体1内充气以进行承压,通过热风装置5向套毯本体2内充入加热气体,加热气体从若干气孔23中逸出,与患者柔和接触,在患者周围形成一个温暖的环境,在手术中使用有利于保持患者体温,在病房或居家使用有利于病情康复或提高睡眠质量。

具体地,气源装置3可以是气泵,热风装置5可以是气泵与加热器的组合,加热器设置在热风装置5的气泵出口对排出的气体进行加热,形成加热气体;气体加热能很快达到目标温度,快速构建舒适温暖的使用环境,并且相比水暖和电暖更高效更安全。可以理解的是,热风装置5可以对加热气体的温度进行设定和调节,以达到合适的使用温度。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气垫本体1包括多个第一气垫单元11和多个第二气垫单元12,第一气垫单元11和第二气垫单元12并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一气垫单元11之间相互连通,气源装置3通过第一气管41与第一气垫单元11连接,利用第一气管41向第一气垫单元11内供气;多个第二气垫单元12之间相互连通,气源装置3通过第二气管42与第二气垫单元12连接,利用第二气管42向第二气垫单元12内供气。

进一步具体的,如图1至图3所示,气源装置3运作时,气垫本体1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当第一气垫单元11为充气状态时,第二气垫单元12为放气状态;当第一气垫单元11为放气状态时,第二气垫单元12为充气状态。通过气源装置3可以控制第一气垫单元11和第二气垫单元12的使用状态,通过交换通气管4路(即第一气管41和第二气管42)使气垫本体1具备交替支撑的功能,以预防压疮形成。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套毯本体2包括与第一气垫单元11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21,和与第二气垫单元12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22,第一套毯单元21和第二套毯单元22并列交替设置;多个第一套毯单元21之间相互连通,热风装置5通过第一连接管61与第一套毯单元21连接,利用第一连接管61向第一套毯单元21内提供加热气体;多个第二套毯单元22之间相互连通,热风装置5通过第二连接管62与第二套毯单元22连接,利用第二连接管62向第二毯单元内提供加热气体;当第一气垫单元11为充气状态、第二气垫单元12为放气状态时,热风装置5通过第二连接管62向第二套毯单元22内充入加热气体;当第一气垫单元11为放气状态、第二气垫单元12为充气状态时,热风装置5通过第一连接管61向第一套毯单元21内充入加热气体。通过上述方式,可使得加热气体能够在气垫本体1的塌陷区域(即气垫本体1的放气状态存在的区域)从套毯本体2的气孔23中逸出,避免气孔23被患者封堵导致加热气体无法从套毯本体2中逸出,从而影响保暖效果。

同样的,如图4所示,套毯本体2包括与第一气垫单元11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21,和与第二气垫单元12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22,第一套毯单元21和第二套毯单元22并列交替设置,且相互连通;此时,热风装置5通过连接管6与套毯本体2连接,向整个套毯本体2内充入加热气体,当第一气垫单元11为充气状态时,第一套毯单元21的气孔23被第一气垫单元11封堵,第二气垫单元12为放气状态,套毯本体2内加热气体从第二套毯单元22所在区域的气孔23逸出;当第二气垫单元12为充气状态时,第二套毯单元22的气孔23被第二气垫单元12封堵,第一气垫单元11为放气状态,套毯本体2内加热气体从第一套毯单元21所在区域的气孔23逸出,在患者周围构建舒适温暖的使用环境。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热风装置5连接于套毯本体2的中部,可使套毯本体2两端供气温度平衡。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气孔23于套毯本体2长度方向的一端密集分布,以气孔23密集分布区域为脚部放置区域,对脚部所在区域进行重点保暖。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4所示,多个第一气垫单元11之间首尾交替连通;多个第二气垫单元12之间首尾交替连通,以使充气路径有序合理,方便气管4的布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气垫单元的进气口、第二气垫单元的进气口以及套毯本体的进气口可以延长集成在一起,并分别作出标记,以方便管线整理,并避免操作者混淆导致管路插接错误;同理,热风装置和气源装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以便于同时操作并节省放置空间。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垫本体、套毯本体、气源装置和热风装置,所述套毯本体包覆在所述气垫本体外部,于所述套毯本体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气孔;所述气源装置通过气管与气垫本体连接,向气垫本体内充入气体;所述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套毯本体连接,向套毯本体内充入加热气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本体包括多个第一气垫单元和多个第二气垫单元,所述第一气垫单元和第二气垫单元并列交替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源装置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气垫单元连接;多个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气源装置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二气垫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源装置运作时,所述气垫本体具有充气状态和放气状态;

当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

当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时,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毯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和与所述第二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所述第一套毯单元和第二套毯单元并列交替设置;

多个所述第一套毯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热风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套毯单元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套毯单元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热风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套毯单元连接;

当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时,所述热风装置通过第二连接管向第二套毯单元内充入加热气体;

当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为放气状态、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所述热风装置通过第一连接管向第一套毯单元内充入加热气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毯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一套毯单元,和与所述第二气垫单元对应的多个第二套毯单元,所述第一套毯单元和第二套毯单元并列交替设置,且相互连通;

当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第一套毯单元的气孔被第一气垫单元封堵;

当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为充气状态时,第二套毯单元的气孔被第二气垫单元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装置连接于所述套毯本体的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于所述套毯本体长度方向的一端密集分布。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气垫单元之间首尾交替连通;多个所述第二气垫单元之间首尾交替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新型防压疮气垫保温毯,包括气垫本体、套毯本体、气源装置和热风装置,所述套毯本体包覆在所述气垫本体外部,于所述套毯本体的表面分布有若干气孔;所述气源装置通过气管与气垫本体连接,向气垫本体内充入气体;所述热风装置通过连接管与套毯本体连接,向套毯本体内充入加热气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气垫本体外套设套毯本体,通过气源装置向气垫本体内充气以进行承压,通过热风装置向套毯本体内充入加热气体,利用套毯本体上分布有若干气孔,加热气体从气孔中逸出,与患者柔和接触,在患者周围形成一个温暖的环境,使患者平躺舒适,有利于保持术中患者体温、病情康复或提高睡眠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绵竹市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0.11.02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39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