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排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道内壁扩张设备,特别是一种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
背景技术:
2.市政排水管指市政道路下的雨水、污水管道,即俗称的“下水管道”,在工程上通常称为市政排水管道,根据中国市政道路下设施现状,一般设置有不同的管线,如电力、通信、煤气、给水、排水管道等等,而排水管道由于考虑雨、污分流的措施,即雨水一般就近排入河流,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所以市政排水管包括雨水和污水两种管道。
3.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不能根据管道大小进行调整,设备无法灵活面对管道内部直径,且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结构复杂,无法根据管道背部崩塌情况对其内部进行适当扩张。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为了解决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不能根据管道大小进行调整,无法灵活面对管道内部直径,且现有的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结构复杂,无法根据管道背部崩塌情况对其内部进行适当扩张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且第一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仓,所述安装仓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下套筒,且第一下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上套筒,所述第一下套筒和第一上套筒之间设置有抱箍,且第一上套筒的一端连接有滑动轮,所述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且第二气缸的外侧连接有固定仓,所述固定仓的两端皆安装有摄像头,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张仓,且扩张仓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下套筒,所述第二下套筒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缸,且第三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上套筒,所述第二上套筒的一端连接有扩张块。
6.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套筒和第一上套筒的数量皆为五组,五组所述第一下套筒等距分布在安装仓的外侧。
7.优选地,所述第一下套筒的内侧皆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上套筒的外侧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第一下套筒和第一上套筒通过滑槽和滑块套接连接。
8.优选地,所述第一上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刻度。
9.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套筒、第三气缸、第二上套筒和扩张块的数量皆为五组,五组所述第二下套筒皆等距分布在扩张仓的内部。
10.优选地,所述第二下套筒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上套筒的外侧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第二上套筒与第二下套筒通过滑槽和滑块套接连接。
11.优选地,所述扩张块为弧形结构。
12.优选地,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三组,其中一组所述摄像头位于扩张仓的外侧,所述固定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摄像头电性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固定仓与扩张仓通过第二气缸活动连接。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安装板、第一气缸、安装仓、第一下套筒、第一上套筒、抱箍和滑动轮,由于第一下套筒和第一上套筒之间可以进行调节,所以滑动轮可以与管道内部直径相匹配,通过调整,滑动轮可以贴合在管道内壁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滑动轮移动过程更加顺畅,装置也更加灵活,方便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第二气缸、固定仓、摄像头、扩张仓、第二下套筒、第三气缸、第二上套筒和扩张块,通过观察摄像头传输的影像,使得工作人员知晓管道内部那个方位发生崩塌,方便控制第三气缸伸出,利用扩张块将崩塌的管道从内侧进行抬起扩张,使得管道扩张修复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扩张仓的正视图。
20.图中:1、安装板;2、第一气缸;3、安装仓;4、第一下套筒;5、第一上套筒;6、抱箍;7、滑动轮;8、第二气缸;9、固定仓;10、摄像头;11、扩张仓;12、第二下套筒;13、第三气缸;14、第二上套筒;15、扩张块。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23.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第一气缸(型号为sc)、第二气缸(型号为sc)、第三气缸(型号为sc)均可在市场或者私人订购所得,属于现有技术。
24.如图1
‑
3所示,一种市政排水管非开挖修复用管道内壁扩张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的一侧安装有第一气缸2,且第一气缸2的输出端连接有安装仓3,安装仓3的外侧设置
有第一下套筒4,且第一下套筒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上套筒5,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之间设置有抱箍6,且第一上套筒5的一端连接有滑动轮7,安装仓3的内部安装有第二气缸8,且第二气缸8的外侧连接有固定仓9,固定仓9的两端皆安装有摄像头10,第二气缸8的输出端连接有扩张仓11,且扩张仓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下套筒12,第二下套筒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缸13,且第三气缸13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二上套筒14,第二上套筒14的一端连接有扩张块15。通过设置的安装板1、第一气缸2、安装仓3、第一下套筒4、第一上套筒5、抱箍6和滑动轮7,由于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之间可以进行调节,所以滑动轮7可以与管道内部直径相匹配,通过调整滑动轮7可以贴合在管道内壁进行移动,从而使得滑动轮7移动过程更加顺畅,装置也更加灵活,方便面对不同直径的管道。
25.请着重参阅图1,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的数量皆为五组,五组第一下套筒4等距分布在安装仓3的外侧,且五组第一下套筒4的内侧皆设置有滑槽,第一上套筒5的外侧连接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通过滑槽和滑块套接连接,第一上套筒5的外侧设置有刻度,通过观察刻度,使得五组第一上套筒5的伸出距离相同。
26.请着重参阅图2和图3,摄像头10的数量为三组,其中一组摄像头10位于扩张仓11的外侧,固定仓9的内部设置有移动电源,且移动电源与摄像头10电性连接,摄像头10可以将在管道内部观察到的影像发送给外侧的接收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摄像头10为防水摄像头。
27.请着重参阅图2,固定仓9与扩张仓11通过第二气缸8活动连接,在安装仓3的下侧可以安装夹爪,方便将堵塞的废石进行清理,也更加方便扩张工作。
28.请着重参阅图3,第二下套筒12、第三气缸13、第二上套筒14和扩张块15的数量皆为五组,五组第二下套筒12皆等距分布在扩张仓11的内部,五组扩张块15方便不同方位的管道扩张。第二下套筒12内部的两侧设置有滑槽,第二上套筒14的外侧设置有与滑槽相匹配的滑块,且第二上套筒14与第二下套筒12通过滑槽和滑块套接连接,扩张块15为弧形结构,扩张块15可以将管道的废石顶起,从而打通管道,避免水堵塞。
29.工作原理:使用时,按照管道内内部直径将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进行调整,拧松抱箍6使得第一上套筒5在第一下套筒4的内部来回滑动,等到调整到合适位置再将其拧紧,使得第一下套筒4和第一上套筒5进行固定,固定完毕后,即可将装置放置进入管道中,安装板1留在管道外侧进行固定,控制第一气缸2启动,第一气缸2会带动滑动轮7在管道中进行移动,摄像头10传回的管道内部的影像供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当滑动轮7移动到管道中发生崩塌的地方,由于废石堵塞滑动轮7不能继续移动,工作人员适当控制第一气缸2关闭,然后控制第二气缸8启动,使得第二气缸8带动扩张仓11伸出,再启动第三气缸13,使得第三气缸13带动第二上套筒14和扩张块15从第二下套筒12的内部移动出来,从内部向外侧将管道内部发生崩塌堵塞的废石撑开,使得雨水方便从其中排出,避免雨水堵塞。
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安装板;2、第一气缸;3、安装仓;4、第一下套筒;5、第一上套筒;6、抱箍;7、滑动轮;8、第二气缸;9、固定仓;10、摄像头;11、扩张仓;12、第二下套筒;13、第三气缸;14、第二上套筒;15、扩张块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
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