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32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通道双开口胃管。


背景技术:

2.目前常规的胃管结构为单腔,一根胃管只能深入到一个预设位置进行治疗操作;如果需要同时对食管和胃部进行治疗操作,则需要使用两根胃管,分别从两个鼻腔进入患者的消化道,大大增加了下胃管和对患者治疗操作的时间,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即使是双腔和三腔的胃管,其各通道在消化道端的开口还是处于同一位置,无法实现对消化道内两个不同位置进行治疗操作。
3.针对现有单根胃管无法同时对食管和胃部进行治疗操作的缺陷而提出了一种双通道胃管,在对患者胃部进行食物喂养的同时将患者胃部和食道内多余的气体和压力向外排出,防止喂进食物的反流,进行负压吸引,缩减进食时间和负压吸引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了效率,结构简单,节约成本,适合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通道双开口胃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双通道双开口胃管,包括胃管本体,所述胃管本体为管壁相互贴合的双通道结构,所述双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
7.所述第一通道的一端为第一开口,所述第一通道的另一端为食道管口;所述第二通道的一端为第二开口,所述第二通道的另一端为胃部管口;
8.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管壁相互分开,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分别设置为负压和营养管接口、负压接口或营养管接口。
9.可选地,所述第一通道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和/或圆形,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贴合在一起形成圆形的双通道胃管,所述第一通道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二通道。
10.可选地,所述胃部管口伸入至胃部,所述食道管口对应设于食道部位。
11.可选地,所述胃管本体为软胶材质。
12.可选地,所述食道管口和所述胃部管口处均可进行ph检测。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伸入患者胃部的第二通道通过第二开口对胃部进行食物喂养,同时第一通道通过食道管口与第一开口进行负压吸引,将患者胃部和食道内多余的气体和压力向外排出,用于防止喂进的食物反流;双通道胃管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食物喂养的同时进行负压吸引,安全有效的避免食物反流带来的各种困扰,单根双通道胃管在结构上优于从两个鼻腔进入消化道的双腔和三腔的传统胃管,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节约了进食和负压吸引的时间,提高了患者进食效率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操作效率,结构
简单,节省了制造成本,适合广泛应用。
1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具有其它的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从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将在并入本文中的附图和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行详细陈述,这些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
附图说明
15.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伸入患者体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胃管本体;2、第一通道;3、第二通道;4、第一开口;5、食道管口;6、第二开口;7、胃部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22.实施例: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伸入患者体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24.结合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双通道双开口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胃管本体1为管壁相互贴合的双通道结构,双通道包括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
25.第一通道2的一端为第一开口4,第一通道2的另一端为食道管口5;
26.第二通道3的一端为第二开口6,第二通道3的另一端为胃部管口7;
27.第一开口4与第二开口6的管壁相互分开,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的管壁相互分开,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6分别设置为负压和营养管接口、负压接口或营养管接口。
28.具体的,胃管本体1伸入患者体内的部分为体内段,胃管本体1未伸入患者体内的部分为体外端,胃管本体1的体外端为管壁相互分开的结构即第一开口4和第二开口6,胃管本体中双通道的体内段为管壁相互贴合且管口分别处于患者的不同部位:食道部位和胃部;伸入患者胃部的第二通道3通过第二开口6对胃部进行食物喂养,同时第一通道2通过食道管口5与第一开口4进行负压吸引,将患者胃部和食道内多余的气体和压力向外排出,用于防止喂进的食物反流;双通道双开口胃管的设置便于患者进行食物喂养的同时进行负压吸引,安全有效的避免食物反流带来的各种困扰,双通道双开口胃管在结构上优于从两个
鼻腔进入消化道的双腔和三腔的传统胃管,为患者减轻了痛苦,节约了进食和负压吸引的时间,提高了患者进食效率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操作效率,结构简单,节省了制造成本,适合广泛应用。
29.作为可选方案,第一通道2的截面形状为月牙形,第二通道3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和/或圆形,第一通道2与第二通道3贴合在一起形成圆形的双通道,第一通道2的长度短于第二通道3。胃部管口7伸入至胃部,食道管口5对应设于食道部位。
30.具体的,第二通道3的胃部管口7伸入至胃部,第一通道2的食道管口5与食道部位对应,第一通道2短于第二通道3,便于第二通道3对胃部进行食物喂养的同时第一通道2通过将患者胃部和食道内多余的气体和压力向外排出,防止喂进食物的反流,进行负压吸引,节约了进食和负压吸引的时间,提高了患者进食效率和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操作效率,节约了制造成本,适合广泛应用。
31.作为可选方案,胃管本体为软胶材质,其本身局部一定的支撑强度,且使用中不会损伤身体。
32.具体的,胃管本体为塑性好、无毒和耐胃酸腐蚀的材质,还应具有强度好不易打结和不致敏的特点,可以为聚氨酯和/或硅胶材料等不局限于此,聚氨酯和硅胶材料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过多赘述。
33.作为可选方案,食道管口5和胃部管口7处均可进行ph检测。
34.具体的,ph检测用于检测食道部位与胃部的酸碱度,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情况增进了解;ph检测可以为ph计或ph试纸条等,ph计和ph试纸等测定酸碱度的技术为现有技术,因此不作过多赘述。
35.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0041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