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蜗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29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



背景技术:

蜗壳作为风机的一个零部件,其散热功能直接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蜗壳散热功能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蜗壳,该蜗壳结构简单,设计轻巧且能快速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蜗壳,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末端的出风筒,所述壳体整体呈蜗牛壳状,且壳体中部用于容纳叶轮,壳体外围间隔的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壳体一体成型,壳体内侧设有整体固定定位环和安装定位口,壳体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筒相连通,使用时,叶轮转动鼓风进入风道后,从出风口出去。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散热片与壳体外侧垂直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筒外侧设有泄压检测口,所述泄压检测口与所述出风筒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散热片,使得整机散热快,能有效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蜗壳结构简单,轻巧,有效节约材料和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蜗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出风筒;3-散热片;

4-整体固定定位环;5-安装定位口;6-泄压检测口;

7-固定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附图1,一种蜗壳,包括壳体1和设置于壳体1末端的出风筒2,所述壳体1整体呈蜗牛壳状,且壳体1中部用于容纳叶轮,壳体1外围间隔的设有若干散热片3,所述散热片3和壳体1一体成型,壳体1内侧设有整体固定定位环4和安装定位口5,壳体1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筒2相连通,使用时,叶轮转动鼓风进入风道后,从出风口出去。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壳体1一体成型的散热片3,使得整机散热快,能有效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蜗壳结构简单,轻巧,有效节约材料和加工成本。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散热片3与壳体1外侧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散热片3和壳体1外侧垂直设置,使得整机的散热效果更佳。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筒2外侧设有泄压检测口6,所述泄压检测口6与所述出风筒2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风筒2外侧设置泄压检测口6,能更方便的观察出风筒2中的气压,方便监察风压,急时排出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7。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法兰7,能更方便的将出风筒2与风管连接。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末端的出风筒,所述壳体整体呈蜗牛壳状,且壳体中部用于容纳叶轮,壳体外围间隔的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壳体一体成型,壳体内侧设有整体固定定位环和安装定位口,壳体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筒相连通,使用时,叶轮转动鼓风进入风道后,从出风口出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散热片与壳体外侧垂直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筒外侧设有泄压检测口,所述泄压检测口与所述出风筒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蜗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法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蜗壳。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末端的出风筒,所述壳体整体呈蜗牛壳状,且壳体中部用于容纳叶轮,壳体外围间隔的设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和壳体一体成型,壳体内侧设有整体固定定位环和安装定位口,壳体内部形成风道,所述风道与所述出风筒相连通,使用时,叶轮转动鼓风进入风道后,从出风口出去。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散热片,使得整机散热快,能有效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且本实用新型的蜗壳结构简单,轻巧,有效节约材料和加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吉;景百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磁瑞磁悬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7.27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1839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