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41


本申请涉及河湖疏浚工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进行的滇池、巢湖、太湖等大型湖泊的环保疏浚,底泥大多采用堆场存放,自然干化等的方法,使底泥中的吸附水、自由水脱离出来,使得底泥黏结呈密实状态,以备后续的重新利用。然而,沉降性能差的底泥,需要存放数个月甚至一两年后,才能进行干化。

现有公开号为cn110204158a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疏浚污染底泥快速脱水固化稳定化一体方法及设备,其中,该设备包括有固化处理池,固化处理池的底部设置有水平排水板,水平排水板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远离固化处理池的一端连接有真空泵,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在水平排水板内产生负压,能够加快固化处理池内的水从水平排水板排走。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将底泥排入固化处理池内时,底泥中的泥沙部分会沉降于固化处理池的底部,容易造成水平排水板的堵塞,大大减少排水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对底泥的排水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还包括用于盖合池体的遮盖板,所述池体相对的内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料的方向,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池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时转动的驱动结构,两个所述螺纹块之间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加热管以及用于给加热管提供热源的加热件,所述遮盖板上设有贯通池体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抽真空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并且螺纹块之间连接有水平杆,在驱动结构的作用下,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时转动,使得螺纹块能够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水平杆上还设有延伸进池体的加热件,使得加热件能够对池体内的底泥进行搅拌,并且加热件能够加热,加快底泥中水的蒸发,在抽真空装置的作用下,池体内能产生负压,使得水气能够被快速的抽出池体外,从而提高了底泥中水分的蒸发。

可选的,所述驱动结构包括转动连接于池体内壁上的动力杆,所述动力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螺纹杆的长度方向,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设于池体外壁上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设过池体的侧壁和动力杆连接,所述驱动结构还包括同轴设置于动力杆外壁上的锥形齿,所述锥形齿沿着动力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靠近动力杆的一端均设置有啮合齿,所述啮合齿能够和相邻的锥形齿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动力杆转动能够带动锥形齿转动,锥形齿和啮合齿相啮合,从而使得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也能够跟着转动,从而驱动螺纹块发生运动。

可选的,所述水平杆包括多个短杆首尾相连接在一起,每一所述短杆上均设置有加热管,所述短杆的两端开设有空腔,所述加热管为中空结构且呈u形状结构,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空腔,所述加热件包括设于首尾两个短杆上的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远离短杆的一端连接有供蒸汽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装置提供的热蒸汽能够沿着空腔、加热管、空腔等进行运动,从而使得热蒸汽能够运动至每一加热管,每一加热管都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提高底泥中水分的蒸发。

可选的,所述短杆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插接部,所述插接部能够螺纹连接于相邻的短杆的空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杆之间通过插接部螺纹连接于相邻的短杆的空腔内壁上,连接方便。

可选的,所述螺纹块上设有用于供短杆卡接的卡槽,所述螺纹块上还螺纹连接有能够抵触于短杆侧壁的定位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短杆连接成水平杆后,可拆卸连接于螺纹块上,方便拆卸和安装。

可选的,所述池体的底部铺设有排水板,所述排水板上表面均匀开设有漏水孔,所述排水板上设有穿设过池体侧壁的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的水能够有一部分渗透入排水板,然后从排水管排走,进一步提高底泥排水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排水板的上表面上设有过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层能够减少排水板被堵塞,提高排水效率。

可选的,所述池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座,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于转动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均通过转动座转动连接于池体的内壁上,转动稳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加热管能对底泥进行搅拌的同时,并进行加热,使得底泥中的水分能够更快的蒸发,并且在抽真空装置的作用,蒸发的水分能够快速的排走,从而加快底泥的固化速度;

2.水平杆通过多个短杆连接在一起,并且蒸汽能够依次通过加热管,使得每一加热管均能够对底泥进行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池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水平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排水板和池体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池体;2、进料口;3、遮盖板;4、第一螺纹杆;5、第二螺纹杆;6、螺纹块;7、驱动结构;71、动力杆;72、驱动电机;73、锥形齿;74、啮合齿;8、水平杆;81、短杆;9、加热管;10、加热件;11、出气管;12、抽真空装置;13、空腔;14、进口管;15、出口管;16、供蒸汽装置;17、插接部;18、卡槽;19、定位螺栓;20、排水板;21、漏水孔;22、排水管;23、过滤层;24、转动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参照图1,干化系统包括呈方形体结构的池体1,池体1的一端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2,和药剂混合好后的底泥从进料口2进入池体1内进行干化。

参照图2和图3,池体1的两个相对内壁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平行设置并且第一螺纹杆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料的方向。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两个螺纹块6之间连接有水平杆8。池体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同时转动的驱动结构7,使得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转动时,螺纹块6能够沿着第一螺纹杆4的长度方向运动。水平杆8上安装有向下延伸的加热管9,水平杆8上还连接有用于给加热管9提供热源的加热件10,使得螺纹块6带动水平杆8运动的过程中,加热管9能够对池体1中的底泥进行搅动和加热,从而加快底泥中水分的蒸发。

参照图2,驱动结构7包括转动连接于池体1内壁上的动力杆71,动力杆71可以通过轴承的方式转动连接于池体1内壁上,且动力杆7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螺纹杆4的长度方向。驱动结构7还包括安装于池体1外壁上的驱动电机72,驱动电机72为正反转电机,且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穿设过池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于动力杆71的一端上,从而使得驱动电机72能够驱动动力杆71转动。驱动结构7还包括固定于动力杆71外壁上的锥形齿73,锥形齿73沿着动力杆7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且锥形齿73和动力杆71同轴设置。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靠近动力杆71的一端上均固定有啮合齿74,啮合齿74能够和锥形齿73相啮合,从而使得动力杆71转动带动锥形齿73转动,锥形齿73能够带动啮合齿74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转动。进一步的,池体1的内壁上固定有转动座24,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4上,提高其转动时候的稳定性。

参照图3,水平杆8包括多个短杆81依次首尾相连在一起,且每一短杆81上均安装有加热管9。短杆81的两端上均开设有空腔13,加热管9为中空结构且加热管9呈u形状结构,加热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短杆81的两端外壁上,使得加热管9和空腔13相连通。当短杆81首尾相连在一起时候,所有的空腔13和加热管9能够连成一个通路。加热件10包括分别安装于水平杆8上首尾两个短杆81上的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均和所连接的短杆81上的空腔13相连通,且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均匀软质管,留够有足够的长度,不影响水平杆8的水平运动。加热件10还包括安装于池体1一侧的供蒸汽装置16,供蒸汽装置16可以为蒸汽发生器等能够提供热蒸汽的装置,进口管14和供蒸汽装置16相连接,使得热蒸汽能够通过进口管14进入空腔13,并依次经过每一加热管9,从而提高加热管9的温度。为了减少加热过程中蒸汽的损失,首尾两个的短杆81的端面可以进行封闭处理。

参照图3,短杆81的一端设置有插接部17,插接部1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插接部17能够插接于相邻的短杆81的空腔13内,且和空腔13的内壁螺纹连接,从而将短杆81连接在一起。

参照图3,螺纹块6上开设有用于供短杆81卡接的卡槽18,短杆81连接成水平杆8后,能够从上往下卡入卡槽18内。螺纹块6上还螺纹连接有能够抵触于短杆81外壁的定位螺栓19,使得当底泥快要完全固化时,可以先将水平杆8和加热管9从底泥中取出。

参照图1,池体1的上端设有用于盖合池体1的遮盖板3,遮盖板3上安装有贯通池体1的出气管11,遮盖板3的上表面安装有和出气管11连接的抽真空装置12,抽真空装置12可以为真空泵等装置。加热管9在池体1内进行搅动和加热的过程中,能够加快水分的蒸发,抽真空装置12能够快速的将池体1内的水分吸走,提高排水效率。进口管14穿设过遮盖板3延伸进池体1内再和水平杆8连接,出口管15从遮盖板3穿设出来并可以对出来的蒸汽进行收集循环利用。

参照图4,池体1的底部上安装有排水板20,排水板20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漏水孔21,使得底泥的水能有部分渗透入排水板20内。排水板20上固定有穿设过池体1侧壁的排水管22,排水板20内的水能从排水管22排走。进一步的,排水板20上铺设有过滤层23,过滤层23可以为土工布等过滤材料,减少底泥堵塞漏水孔21。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的实施原理为:通过驱动结构7驱动水平杆8来回运动,带动加热管9在池体1内来回运动,供蒸汽装置16能提供热蒸汽,热蒸汽依次通过短杆81的空腔13和加热管9,使得温度较高的加热管9能够加快底泥中水分的蒸发,启动抽真空装置12,使得池体1内的蒸发的水分能够快速的排走。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包括池体(1),所述池体(1)的一侧设有进料口(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盖合池体(1)的遮盖板(3),所述池体(1)相对的内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料的方向,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6),所述池体(1)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同时转动的驱动结构(7),两个所述螺纹块(6)之间连接有水平杆(8),所述水平杆(8)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加热管(9)以及用于给加热管(9)提供热源的加热件(10),所述遮盖板(3)上设有贯通池体(1)内的出气管(11),所述出气管(11)上设有抽真空装置(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7)包括转动连接于池体(1)内壁上的动力杆(71),所述动力杆(71)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螺纹杆(4)的长度方向,所述驱动结构(7)还包括设于池体(1)外壁上的驱动电机(72),所述驱动电机(72)的输出轴穿设过池体(1)的侧壁和动力杆(71)连接,所述驱动结构(7)还包括同轴设置于动力杆(71)外壁上的锥形齿(73),所述锥形齿(73)沿着动力杆(7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靠近动力杆(71)的一端均设置有啮合齿(74),所述啮合齿(74)能够和相邻的锥形齿(73)相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杆(8)包括多个短杆(81)首尾相连接在一起,每一所述短杆(81)上均设置有加热管(9),所述短杆(81)的两端开设有空腔(13),所述加热管(9)为中空结构且呈u形状结构,所述加热管(9)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空腔(13),所述加热件(10)包括设于首尾两个短杆(81)上的进口管(14)和出口管(15),所述进口管(14)远离短杆(81)的一端连接有供蒸汽装置(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杆(81)的一端外壁上设有插接部(17),所述插接部(17)能够螺纹连接于相邻的短杆(81)的空腔(13)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6)上设有用于供短杆(81)卡接的卡槽(18),所述螺纹块(6)上还螺纹连接有能够抵触于短杆(81)侧壁的定位螺栓(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底部铺设有排水板(20),所述排水板(20)上表面均匀开设有漏水孔(21),所述排水板(20)上设有穿设过池体(1)侧壁的排水管(2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板(20)的上表面上设有过滤层(23)。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座(24),所述第一螺纹杆(4)和第二螺纹杆(5)转动连接于转动座(24)上。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疏浚底泥快速脱水干化系统,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进料口,还包括用于盖合池体的遮盖板,所述池体相对的内壁上对称转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料的方向,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螺纹连接有螺纹块,所述池体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同时转动的驱动结构,两个所述螺纹块之间连接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加热管以及用于给加热管提供热源的加热件,所述遮盖板上设有贯通池体内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抽真空装置。本申请具有提高底泥水分蒸发速率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业灿;马坤;黄伟声;邹凯伦;向庆庆;刘世雄;熊绎;吴科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水务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20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7131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