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2022-05-09  134


本实用新型涉及枪械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



背景技术:

枪械的空仓挂机是指枪械射击过程中供弹具内没有子弹时,枪机在空仓挂机的作用下停止在待弹位置,提醒射手子弹已经用完,使射手能及时更换供弹具,不致殆误战机的一种功能。补充子弹后,需要解脱枪机,即解脱空仓挂机对枪机的锁定。

以自动霰弹枪为例,现有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是采用压弹叉控制空仓挂机体,在供弹具内子弹发射完毕时压弹叉无弹可压,释放空仓挂机体的弹簧力,空仓挂机体后端抬起,拦截住复进的枪机框,起到空仓挂机的作用。因为是空仓挂机体拦截正在复进冲程的枪机框,为了使拦截作用可靠,现有技术在拦截叠合面做出了不易脱开的自锁角度,这种结构的解脱需要在机匣外部设置一个用连接轴与空仓挂机体固定连接的空仓挂机解脱扳把,由于拦截叠合面有自锁角度的存在,所以仅凭按压解脱扳把是不能解脱空仓挂机的,因此如果要想解脱空仓挂机,必须用一只手在拉动拉机柄的同时另一只手按下解脱扳把,才能完成空仓挂机的解脱;并且采用压弹叉的空仓挂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挂机体与机框产生摩擦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枪械的自动机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方便空仓挂机及空仓挂机的解脱,可靠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包括挂机体、动作元件和传力元件,所述挂机体用于安装在枪械的空仓挂机槽内,且所述挂机体内部设有外安装通道,所述外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机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动作元件位于所述外安装通道内,且所述动作元件能够在所述外安装通道内沿所述外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传力元件的一端用于伸出空仓挂机槽并位于弹匣接触台上方,所述动作元件的上端固定有锁紧元件,且所述动作元件内设有弹性组件,弹匣内最后一颗子弹打出后,弹匣接触台能够弹起并带动所述传力元件上靠近弹匣的一端上移,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传力元件带动所述动作元件上移并使所述锁紧元件向上伸出所述外安装通道,所述锁紧元件能够卡住机框并用于限制机框向靠近枪械前端的方向移动,以及限制所述动作元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装弹完成后,弹匣接触台下移,向靠近枪械后端的方向拉动机框,所述锁紧元件脱离机框,所述动作元件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下,带动所述锁紧元件回位。

优选地,所述传力元件为杠杆,所述挂机体的上端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与机框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上贯通所述挂机体,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外安装通道连通,所述杠杆上用于远离弹匣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杠杆上用于靠近弹匣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支撑端接触所述安装槽内底面的一端,所述转动端伸出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并能够接触弹匣接触台,所述杠杆中部设有杠杆孔,所述挂机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杠杆孔的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端开口并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动作元件上对应各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孔,杠杆销中部穿过所述杠杆孔,所述杠杆销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并伸出所述挂机体,所述转动端能够在弹匣接触台的推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动作元件上升。

优选地,所述动作元件包括外柱、内柱和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外柱位于所述外安装通道内,所述外柱内部设有内安装通道,且所述内柱位于所述内安装通道内;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外弹簧和内弹簧,所述内安装通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凸起,所述上限位凸起自所述内安装通道的内壁向所述内安装通道的径向延伸,所述锁紧元件固定在所述上限位凸起的上端,所述内柱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外弹簧的上端接触所述上限位凸起的下端面,所述外弹簧的下端套设于所述内柱上端的外壁上,且所述外弹簧的下端接触所述限位台阶的上顶面;

所述内柱的内部还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在所述内柱的轴向上贯通所述内柱,且所述弹簧安装孔的下端设有下限位凸起,所述下限位凸起自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径向延伸,所述内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安装孔内,且所述内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固定孔,所述外柱的侧壁上对应各所述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两个外固定孔,所述挂机体侧壁上对应各所述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挂机体固定孔,柱销两端由内至外依次穿过所述内固定孔、所述外固定孔和所述挂机体固定孔,且所述柱销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内壁,所述柱销位于所述杠杆下端,所述内固定孔和所述外固定孔均为长条孔,所述内固定孔和所述外固定孔在所述内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柱销的外径,所述挂机体固定孔的内壁与所述柱销的外壁贴合,所述内弹簧的下端接触所述下限位凸起的上端面,所述内弹簧的上端接触所述柱销,且所述内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优选地,所述限位孔包括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所述外限位孔开设于所述外柱的侧壁上,所述内限位孔开设于所述内柱的侧壁上,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均与所述杠杆孔位置对应,所述杠杆销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内限位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并伸出所述挂机体。

优选地,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均为长条孔,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杠杆销的外径。

优选地,所述内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通孔,且两个所述内通孔沿所述内柱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外柱上对应各所述内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外通孔,所述杠杆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至穿出所述外柱,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均为长条孔,且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杠杆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宽度,所述外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初始状态下,远离弹匣的所述内通孔的内顶面与所述杠杆的上端面接触,且所述杠杆能够带动所述内柱在所述内安装通道内向上滑动,并挤压所述外弹簧向上压缩至推动所述外柱上移。

优选地,所述柱销的上端能够与所述杠杆中部的下端面接触,且所述杠杆上用于接触所述柱销的一侧为曲面,所述杠杆上用于接触内柱的一侧为曲面。

优选地,所述挂机体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一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对应,且两个所述连接孔在所述挂机体的厚度方向上排列,连接销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孔和空仓挂机槽的侧壁,并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侧壁。

优选地,所述锁紧元件为棘齿。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动作元件位于外安装通道内,动作元件的上端固定有锁紧元件,且动作元件能够在外安装通道内沿外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并带动锁紧元件伸出,以便通过锁紧元件限制机框的移动,实现空仓挂机,且传力元件的一端用于伸出空仓挂机槽并位于弹匣接触台上方,以保证子弹打完后,由于子弹不再压缩弹匣托弹簧,弹匣托弹簧复位带动弹匣接触台上移至弹匣接触台接触传力元件一端,并推动传力元件转动,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变形,传力元件带动动作元件上移并使锁紧元件向上伸出外安装通道,锁紧元件卡住机框,实现空仓挂机,过程迅速且无需干预,装弹完成后,弹匣接触台下移,只需向靠近枪械后端的方向拉动机框,锁紧元件脱离机框,动作元件在弹性组件的弹性恢复力下,带动锁紧元件回位,实现空仓挂机的解脱,解脱方便快捷,在实际作战中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中:100-枪械空仓挂机装置,1-挂机体,11-安装槽,12-外安装通道,13-连接孔,2-动作元件,21-外柱,211-外通孔,212-上限位凸起,22-内柱,221-内通孔,222-下限位凸起,23-外弹簧,24-内弹簧,25-棘齿,3-杠杆,31-支撑端,32-转动端,4-杠杆销,5-柱销,6-连接销,7-机框,8-弹匣接触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以解决现有枪械的空仓挂机结构解脱困难,且操作复杂、可靠性低的技术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100,主要适用于自动霰弹枪,包括挂机体1、动作元件2和传力元件,挂机体1用于安装在枪械的空仓挂机槽内,且挂机体1内部设有外安装通道12,外安装通道12的长度方向与机框7的移动方向垂直,动作元件2位于外安装通道12内,动作元件2的上端固定有锁紧元件25,且动作元件2能够在外安装通道12内沿外安装通道12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并带动锁紧元件25向上伸出,以便通过锁紧元件25限制机框7的移动,实现空仓挂机,传力元件的一端用于伸出空仓挂机槽并位于弹匣接触台8上方,以保证子弹打完后,由于子弹不再压缩弹匣托弹簧,弹匣托弹簧复位带动弹匣接触台8上移至弹匣接触台8接触传力元件一端,并推动传力元件转动,且动作元件2内设有弹性组件,传力元件能够带动弹性组件压缩,并通过弹性组件带动动作元件2上下移动,弹匣内最后一颗子弹打出后,弹匣接触台8弹起并带动传力元件上靠近弹匣的一端上移,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变形,同时传力元件带动动作元件2上移并使锁紧元件25向上伸出外安装通道12,通过锁紧元件25卡住机框7,限制机框7向靠近枪械前端的方向移动,实现空仓挂机,过程迅速且无需干预,以及限制动作元件2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装弹完成后,子弹带动弹匣接触台8下移并压缩弹匣托弹簧,传力元件不再接触弹匣接触台8,即,弹匣接触台8不再对传力元件施加向上的力,此时向靠近枪械后端的方向拉动机框7,锁紧元件25脱离机框7,动作元件2在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下,带动锁紧元件25回位,实现空仓挂机的解脱,解脱过程方便快捷,在实际作战中可靠性高,同时,解脱完成后,机框7也向前复进,以实现枪械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传力元件为杠杆3,挂机体1的上端还设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在与机框7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上贯通挂机体1,安装槽11与外安装通道12连通,外安装通道12位于安装槽11中部,杠杆3能够在弹匣接触台8的带动下正常转动,杠杆3上用于远离弹匣的一端为支撑端31,杠杆3上用于靠近弹匣的一端为转动端32,支撑端31接触安装槽11内底面的一端,转动端32伸出安装槽11的另一端,并能够接触弹匣接触台8,在枪械正常使用,且弹匣内有子弹时,杠杆3中部设有杠杆孔,挂机体1的侧壁上对应杠杆孔的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槽,限位槽上端开口并与安装槽11连通,动作元件2上对应各限位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孔,杠杆销4中部穿过杠杆孔,杠杆销4的两端均依次穿过限位孔和限位槽,并伸出挂机体1,以实现挂机体1和动作元件2的连接,更优的,杠杆销4的两端能够伸出空仓挂机槽的侧壁并通过螺母卡在空仓挂机槽外侧壁,通过螺母限制杠杆销4在轴向移动,防止杠杆销4掉落,且空仓挂机槽的侧壁上设有长条孔,杠杆销4的两端能够在长条孔上上下滑动,以保证枪械的壳体不会影响杠杆3带动杠杆销4上下移动,转动端32能够在弹匣接触台8的推动下围绕支撑端31向上转动并带动动作元件2上升至锁紧元件25伸出外安装通道12,卡住机框7。

动作元件2包括外柱21、内柱22和弹性组件,外柱21位于外安装通道12内,且外柱21的外壁与外安装通道12的内壁贴合,外柱21能够在外安装通道12内上下滑动,外柱21内部设有内安装通道,且内柱22位于内安装通道内,内柱22的外壁与内安装通道的内壁贴合,且内柱22能够在内安装通道内上下滑动;

弹性组件包括外弹簧23和内弹簧24,内安装通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凸起212,上限位凸起212自内安装通道的内壁向内安装通道的径向延伸,锁紧元件25固定在上限位凸起212的上端,内柱22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外弹簧23的上端接触上限位凸起212的下端面,且上限位凸起212能够防止外弹簧23的上端伸出内安装通道,外弹簧23的下端套设于内柱22上端的外壁上,且外弹簧23的下端接触限位台阶的上顶面,使得内柱22向上移动时,能够挤压外弹簧23,并通过外弹簧23带动外柱21上移至锁紧元件25伸出外安装通道12,外弹簧23的使用能够减少刚性接触,减小摩擦,保证整体使用寿命,更优的,内柱22上端的外径小于内柱22中部和内柱22下端的外径,以保证外弹簧23套设于内柱22上端外周时,不会影响内柱22的滑动,且外弹簧23套设于内柱22上端时,外弹簧23的外壁与内安装通道的内壁贴合;

内柱22的内部还设有弹簧安装孔,弹簧安装孔在内柱22的轴向上贯通内柱22,且弹簧安装孔的下端设有下限位凸起222,下限位凸起222自弹簧安装孔的内壁向弹簧安装孔的径向延伸,内弹簧24位于弹簧安装孔内,下限位凸起222能够防止内弹簧24的下端伸出弹簧安装孔,影响内柱22的移动,且内柱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固定孔,外柱21的侧壁上对应各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两个外固定孔,挂机体1侧壁上对应各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挂机体1固定孔,柱销5两端由内至外依次穿过内固定孔、外固定孔和挂机体1固定孔,且柱销5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内壁,以实现柱销5位置的固定,柱销5位于杠杆3下端,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均为长条孔,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在内柱22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柱销5的外径,挂机体1固定孔的内壁与柱销5的外壁贴合,从而使得内柱22和外柱21均能够上下移动,且移动距离受内固定孔和外固定孔长度的限制,内弹簧24的下端接触下限位凸起222的上端面,内弹簧24的上端接触柱销5,且内弹簧24始终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柱销5和下限位凸起222压缩内弹簧24,柱销5位置固定,但内柱22可上下移动,因此使得内弹簧24始终给内柱22一向下的力,即,给内柱22一向下移动的趋势,从而使内柱22始终给杠杆3中部一向下移动的趋势,以保证转动端32始终向下,才能使得弹匣接触台8上移时,驱动转动端32转动。

限位孔包括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外限位孔开设于外柱21的侧壁上,内限位孔开设于内柱22的侧壁上,且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均与杠杆孔位置对应,杠杆销4的两端依次穿过内限位孔、外限位孔和限位槽,并伸出挂机体1,以保证杠杆3转动时能够带动内柱22和外柱21转动。

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均为长条孔,且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在外柱21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杠杆销4的外径。

内柱22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通孔221,且两个内通孔221沿内柱22的轴线对称设置,外柱21上对应各内通孔221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外通孔211,杠杆3的两端均依次穿过内通孔221和外通孔211至穿出外柱21,内通孔221和外通孔211均为长条孔,且内通孔221和外通孔211在外柱21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杠杆3在外柱21轴向上的宽度,保证内柱22和外柱21不会限制杠杆3的安装与转动,且保证内柱22和外柱21能够发生相对位移,外通孔211在外柱21轴向上的长度大于内通孔221在外柱21轴向上的长度,初始状态下(即解脱状态),远离弹匣的内通孔221的内顶面与杠杆3的上端面接触,靠近弹匣的外通孔211的内底面与杠杆3的下端面接触,各以保证杠杆3在弹匣接触台8的带动下上移时,杠杆3能够带动内柱22上移,即杠杆3能够带动内柱22在内安装通道内向上滑动,并挤压外弹簧23向上压缩至推动外柱21上移至锁紧元件25上升卡住机框7,实现空仓挂机,此时枪械的空仓挂机装置处于空仓挂机状态,同时,由于内柱22上移,下限位凸起222上移,柱销5位置固定,下限位凸起222压缩内弹簧24,当弹匣更换后,弹匣内子弹向下压弹匣接触台8,弹匣接触台8不再施加给转动端32向上的力,动作元件2仅通过锁紧元件25卡在机框7上实现竖直方向的限位,当向枪械后方拉动机框7,锁紧元件25与机框7解锁,由于内弹簧24处于压缩状态,内弹簧24回弹,并向下推动下限位凸起222至下限位凸起222的外底面接触空仓挂机槽的内底面,即内柱22下移,并向下压杠杆3中部,使杠杆3回位,同时带动外柱21下移,实现空仓挂机的解脱,此时枪械的空仓挂机装置回到解脱状态,整个解脱过程仅需要操作人员拉动机框7,而无需其他操作,操作方便,且解脱快捷,在实战中可靠性高。

柱销5的上端能够与杠杆3中部的下端面接触,且杠杆3上用于接触柱销5的一侧为曲面,杠杆3上用于接触内柱22的一侧为曲面,以保证杠杆3转动的稳定性。

挂机体1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一连接孔13,两个连接孔13的位置对应,且两个连接孔13在挂机体1的厚度方向上排列,连接销6的两端分别穿过连接孔13和空仓挂机槽的侧壁,并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侧壁,实现挂机体1的位置固定。

锁紧元件25为棘齿。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挂机体、动作元件和传力元件,所述挂机体用于安装在枪械的空仓挂机槽内,且所述挂机体内部设有外安装通道,所述外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与机框的移动方向垂直,所述动作元件位于所述外安装通道内,且所述动作元件能够在所述外安装通道内沿所述外安装通道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所述传力元件的一端用于伸出空仓挂机槽并位于弹匣接触台上方,所述动作元件的上端固定有锁紧元件,且所述动作元件内设有弹性组件,弹匣内最后一颗子弹打出后,弹匣接触台能够弹起并带动所述传力元件上靠近弹匣的一端上移,所述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变形,所述传力元件带动所述动作元件上移并使所述锁紧元件向上伸出所述外安装通道,所述锁紧元件能够卡住机框并用于限制机框向靠近枪械前端的方向移动,以及限制所述动作元件在竖直方向上移动,装弹完成后,弹匣接触台下移,向靠近枪械后端的方向拉动机框,所述锁紧元件脱离机框,所述动作元件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下,带动所述锁紧元件回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元件为杠杆,所述挂机体的上端还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在与机框移动方向一致的方向上贯通所述挂机体,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外安装通道连通,所述杠杆上用于远离弹匣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杠杆上用于靠近弹匣的一端为转动端,所述支撑端接触所述安装槽内底面的一端,所述转动端伸出所述安装槽的另一端,并能够接触弹匣接触台,所述杠杆中部设有杠杆孔,所述挂机体的侧壁上对应所述杠杆孔的位置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上端开口并与所述安装槽连通,所述动作元件上对应各所述限位槽的位置分别设有一限位孔,杠杆销中部穿过所述杠杆孔,所述杠杆销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并伸出所述挂机体,所述转动端能够在弹匣接触台的推动下上移并带动所述动作元件上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元件包括外柱、内柱和所述弹性组件,所述外柱位于所述外安装通道内,所述外柱内部设有内安装通道,且所述内柱位于所述内安装通道内;

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外弹簧和内弹簧,所述内安装通道的上端设有上限位凸起,所述上限位凸起自所述内安装通道的内壁向所述内安装通道的径向延伸,所述锁紧元件固定在所述上限位凸起的上端,所述内柱的外侧壁上设有限位台阶,所述外弹簧的上端接触所述上限位凸起的下端面,所述外弹簧的下端套设于所述内柱上端的外壁上,且所述外弹簧的下端接触所述限位台阶的上顶面;

所述内柱的内部还设有弹簧安装孔,所述弹簧安装孔在所述内柱的轴向上贯通所述内柱,且所述弹簧安装孔的下端设有下限位凸起,所述下限位凸起自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内壁向所述弹簧安装孔的径向延伸,所述内弹簧位于所述弹簧安装孔内,且所述内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固定孔,所述外柱的侧壁上对应各所述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两个外固定孔,所述挂机体侧壁上对应各所述内固定孔的位置开设有两个挂机体固定孔,柱销两端由内至外依次穿过所述内固定孔、所述外固定孔和所述挂机体固定孔,且所述柱销的两端分别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内壁,所述柱销位于所述杠杆下端,所述内固定孔和所述外固定孔均为长条孔,所述内固定孔和所述外固定孔在所述内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柱销的外径,所述挂机体固定孔的内壁与所述柱销的外壁贴合,所述内弹簧的下端接触所述下限位凸起的上端面,所述内弹簧的上端接触所述柱销,且所述内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包括外限位孔和内限位孔,所述外限位孔开设于所述外柱的侧壁上,所述内限位孔开设于所述内柱的侧壁上,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均与所述杠杆孔位置对应,所述杠杆销的两端依次穿过所述内限位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限位槽,并伸出所述挂机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均为长条孔,且所述外限位孔和所述内限位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杠杆销的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柱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内通孔,且两个所述内通孔沿所述内柱的轴线对称设置,所述外柱上对应各所述内通孔的位置分别开设有外通孔,所述杠杆的两端均依次穿过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至穿出所述外柱,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均为长条孔,且所述内通孔和所述外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均大于所述杠杆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宽度,所述外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内通孔在所述外柱轴向上的长度,初始状态下,远离弹匣的所述内通孔的内顶面与所述杠杆的上端面接触,且所述杠杆能够带动所述内柱在所述内安装通道内向上滑动,并挤压所述外弹簧向上压缩至推动所述外柱上移。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销的上端能够与所述杠杆中部的下端面接触,且所述杠杆上用于接触所述柱销的一侧为曲面,所述杠杆上用于接触内柱的一侧为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机体在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各设有一连接孔,两个所述连接孔的位置对应,且两个所述连接孔在所述挂机体的厚度方向上排列,连接销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连接孔和空仓挂机槽的侧壁,并用于固定在空仓挂机槽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枪械空仓挂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元件为棘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枪械空仓挂机装置,挂机体内部设有外安装通道,动作元件位于外安装通道内,传力元件的一端用于伸出空仓挂机槽并位于弹匣接触台上方,动作元件的上端固定有锁紧元件,且动作元件内设有弹性组件,弹匣内最后一颗子弹打出后,弹匣接触台能够弹起并带动传力元件上靠近弹匣的一端上移,弹性组件发生弹性变形,传力元件带动动作元件上移并使锁紧元件向上伸出外安装通道,锁紧元件卡住机框并用于限制机框向靠近枪械前端的方向移动,装弹完成后,弹匣接触台下移,向靠近枪械后端的方向拉动机框,锁紧元件脱离机框,动作元件在弹性组件的弹性回复力下,带动锁紧元件回位,该枪械空仓挂机装置能够方便空仓挂机及解脱。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春;王宽成;刘亚芝;姜敏;于仁飞;邵帅;张润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省宽甸猎枪厂
技术研发日:2020.12.22
技术公布日:2021.07.30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doc.8miu.com/read-986849.html

最新回复(0)